鴿舍是鴿子最溫暖的家,也是賽鴿人指點江山的“微型王國”。儒家思想的觀點應用在賽鴿領域,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 儒家適用的賽鴿領域要分清。儒家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斷于法”,實行法治,強調暴力統(tǒng)治;道家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補性,表現出了互相融合趨勢。 秦、西漢初年的治國實踐證明:在動蕩年代,軍閥割據,難以用儒家路線實行全國大一統(tǒng),而法家路線卻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在動蕩結束之初,人口凋弊,生產破壞,應該實行道家無為政治,與民休息,以恢復和發(fā)展生產;當國家穩(wěn)定,走上正常運行軌道之后,不能再實行嚴刑峻法的暴力統(tǒng)治,而以儒家路線為宜。 投射到賽鴿運動上,賽鴿競翔期對應的是群雄并起,爭金奪銀,法家嚴苛的訓放制度和“快刀斬亂麻”之果斷都是必須的;統(tǒng)一指揮,嚴格淘汰,強兵健體,分秒必爭,嚴明紀律往往有“奇跡”。配對繁衍期則要學習道家,遵循自然規(guī)律,根據鴿子不同的“特質”,因勢利導,調配出賽鴿原本的“實力”加以利用;要休養(yǎng)生息,不要拔苗助長,更不要妄自菲薄,被假象蒙蔽眼睛。對于寒暑兩季日常調養(yǎng)需要儒家的“以德服人”,悉心關懷,換羽期的飼料拿捏,寒冬保暖抗風等;要按既定規(guī)則和程序,不可隨意改變,驚嚇鴿群,強調增進親和力,提高戀巢性,人與鴿和諧相處。三個觀念的指導沒有絕對的界限,也要根據不同的鴿子,不同時段合理運用,視具體情況靈活操作,不是呆板地照搬照抄。 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tǒng)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變“學在官府”而為“私人講學”,使傳統(tǒng)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會。中國的賽鴿發(fā)源于上海,是“有錢人的游戲”, 飛遠程超遠程的“國血鴿”風靡一時,一將難求,人們只能靠“長征”途中的天落作為“播種機”。 “賽鴿圈”內,上海成為超遠程的標桿,江浙滬是緊跟隨,形成經典賽事,其他地區(qū)發(fā)展相對滯后,這是上個世紀賽鴿發(fā)展的基本格局。跨入新世紀,隨著中短距離賽事興起,資本介入推波助瀾,西方引進,公棚拍賣等導致種賽鴿交流方便快捷,實戰(zhàn)的成績更容易被鴿友接受(不被忽悠)。原有賽鴿圈被打破,超遠程逐步走下神壇,讓位給短頻快的當年速成賽,“賽鴿草根”借勢雨后春筍般蓬勃發(fā)展。賽鴿運動實現資本逼迫式的“親民”轉變,也帶來原有“貴族和士”綱常被“庸俗化”憤慨。鴿壇在“國血”“外血”上爭論不休,相互的指責,應該是對這種轉化的不適和不解。要清醒認識到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后王”。顯然,儒家觀點認為改變了賽制更親民,讓更多的人了解參與賽鴿運動,但一定要堅持賽鴿運動的基本規(guī)則和原本初衷,讓賽鴿成為逐利工具是令人不齒的行為,是“荒誕和不正”的表現。 儒家所說的“禮”,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儀式和社會風俗習慣這三個方面。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薄岸Y”表面上是闡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士大夫階層的禮儀,實際上是周王朝及各諸侯國的官制及制度,并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減取舍匯編而成。放在鴿屆就是基本的賽鴿制度的傳承,如:賽距劃分500公里短程賽,千公里長程,二千公里超遠程規(guī)則的制定是被人們接受的,也是被國際賽鴿認可的。沒有什么百公里賽,屬于不入流,難登大雅之堂的。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guī)范。鴿屆的豪強、大戶、草根都有屬于自己的賽鴿觀念和實際操作,都有自己交流的“圈子”,圈子相對來說是封閉的,有各自的特色和“圈內人”。 國家的治亂,取決于等級秩序的穩(wěn)定與否。頂層賽鴿大佬和資本相連,主導者以“模范行為”把控主流賽事的規(guī)則和話語權,并努力維系賽鴿比賽的正常進行。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guī)范,就要受到“刑”的懲罰。在既定的賽鴿規(guī)則內運作是合法合規(guī)的,如果耍詐作假破壞了規(guī)則,不僅要受到法律制裁,還要被賽鴿人共同鄙視,口誅筆伐。“禮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這句話并不是因人論罪,禮成了尊上卑下、刑變?yōu)殄顿F殘貧的錯誤解讀。翻譯過來,鴿屆的草根賽鴿者并不能制定和修改規(guī)則,但是必須嚴格遵守規(guī)則;不是不制裁違規(guī)的權貴,而是讓其有尊嚴地去接受懲罰,不被草根羞辱。整理到此,“公棚王國”的規(guī)則是不是屬于儒家的“禮”范圍呢? 儒家思想“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無論人性善惡,“仁”的教化方式進行心理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主張賽鴿人要 “仁者愛人”,反對以暴易暴、以眾易寡等道德教化,強調用愛心換取鴿子的信任,增強親和力,提高戀巢性!暗轮巍敝髁x和“人治”主義緊相聯系,儒家思想“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fā)展,重視人的同情心。具體說就是要善待鴿子,以人力改變鴿子的“野性”,讓鴿子更“理性”,反對暴力炸棚的行為,主張人與鴿和諧相處。德治強調教化鴿子的程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鴿子本身。由于儒家相信“人格”強大的感召力,足夠延伸到長期馴化的鴿子身上,可以發(fā)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儒家思想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創(chuàng)造了整套治理國家和社會的理論思想體系,并讓中國的統(tǒng)治階級成功的應用于中國的社會國家治理實踐獲得了封建社會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光輝人類發(fā)展社會史,這在全世界范圍內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是空前絕后的。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都需要分門別類,具體解讀。 儒家思想涉及內容比較廣泛,內容不斷演變豐富形成系統(tǒng),F只能以先秦的相關觀點做斷章取義的分析,牽強附會,聊作笑耳,慚愧慚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