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草坪內傳出陣陣蟋蟀的叫聲,秋蟲呢喃,一年一度的秋賽即將拉開帷幕,檢驗一年育種成果的關鍵時刻到來了! 昨天下午從醫(yī)院回家,在微信群里和大家聊天時得知,云南鴿友小袁執(zhí)教的寄養(yǎng)棚也要開始路訓了。 細細算來,小袁算是從鴿語零星微信群走出的第十位職業(yè)教練,同時也是年齡最小的,今年才23歲。 我甚至還能清楚記得我去機場接他的那一刻,一個清瘦的大男孩,穿著羽絨服靦腆而寡言,在天津的這兩年,小袁踏實勤勉,用心學習,親歷了御龍?zhí)焖吞旖蜷_創(chuàng)的比賽,我想,他在經過大賽考驗后,自信心和應對比賽的手段上會有所提升。 小的時候,我練過幾年乒乓球,那時候,教練們評價隊員球技時常用“球厚”、“球薄”作為評價,那時候我不太懂,只知道是球技高或者球技低的意思,大一些了才明白,“球厚”是一個綜合的意思,大概包括:基本功是否扎實;得分手段是否豐富;臨場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等方面是否過關等等。 既然打球有“球技”,那么養(yǎng)鴿就需要“功力”,“球技”既然有高低之分;那么“功力”必有薄厚之別。 什么是養(yǎng)鴿功力呢,老朽以為“養(yǎng)鴿功力”涵蓋種、養(yǎng)、訓、賽整個養(yǎng)鴿過程,這里就沒有必要贅述了! 我是衷心期待小袁教練能在單獨執(zhí)教的第一場比賽中“一飛沖天”的,我更知道“高手對決”的殘酷,那不單單是賽鴿之間的比拼,更是人與人之間的決斗,此間滋味絕非局外人能感受得到。多少初登大賽的教練敗得一塌糊涂迷失自我?更有人一蹶不振退出鴿界。 要想成為一名“賽鴿高手”一定要能忍受孤獨寂寞、經得起磨難挫折,能靜下心來享受成功的喜悅更能平靜接受失利的苦楚,在堅定信念的同時也要知道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知道自己贏在哪里輸在何處! 我答應在你路訓之前為你寫點東西,那就寫點路訓吧,到目前為止,我尚未在山區(qū)有過賽鴿路訓經歷,以下所述均為平原、丘陵地帶的路訓心得,希望你能用心體會,靈活掌握。 第一條:幼鴿初次上籠路訓先要讓它們有個適應過程。 這個適應過程三次左右為宜,陌生的環(huán)境、突然的變化會造成幼鴿的應激反應,應激反應的疊加會對幼鴿肌體造成傷害,也會出現(xiàn)賽鴿在路訓過程中不必要的損失。 第二條:初次路訓的天氣選擇。 幼鴿初次裝籠路訓,由于前面已經有“壓籠”適應,在訓鴿籠里它們已經不是非?謶,但是也絕不會安靜,我們需要選擇一個晴好天氣,風力、氣流相對穩(wěn)定的日子。我一直提倡讓賽鴿“快樂飛行”的概念,就是讓你的賽鴿適當保持一種快樂飛行狀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賽鴿的絕對速度才有可能在比賽中爆發(fā),假如幼鴿第一次“出門”就遇到困難飛行不但有失鴿之險更會產生“飛行心理障礙”,在歸巢過程中就會瞻前顧后,畏縮不前,須知賽鴿心理狀態(tài)的調整要遠遠難于身體狀態(tài)的調整。當然,也會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專挑壞天氣訓鴿,美其名曰“適應訓練”,這樣訓出來賽鴿雖然在艱苦比賽中會有較高歸巢率,但要承受賽前大批量損失賽鴿(包括傷鴿)的代價,我是不愿意一開始就承受這個壓力的,這樣可能會使一批性情急躁的“快速鴿”在尚未有豐富的飛行經驗的情況下“出師未捷身先死”。 第三條:第一次路訓放飛地點的選擇 幼鴿第一次路訓距離不宜過長,雖然說賽鴿歸巢是一種天性,但是過長的飛行距離會讓小鴿子產生飛行恐懼,尤其是在鴿性尚未被喚醒的第一次路訓,有經驗的養(yǎng)鴿者都有這樣的感受:最初幾次的短途路訓,賽鴿都會多用很多時間,極少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歸返,這是因為它們體能充沛,對“回家”的愿望還不夠強烈所致。 再有,選擇“醒籠”的地點一定要選擇地勢較高、視野開闊,周邊障礙物較少甚至沒有障礙物為佳。 第四條:路訓前的必要準備工作。 由于參加路訓的都是些當年的幼鴿,所以,在路訓開始前需要一些必要的準備,除了“壓籠”訓練外,最好提前三天減少它們的口糧,不要小看那些被減掉的口糧,那可是幼鴿們歸巢的“動力”(同時也能減少賽鴿生病的概率)。 具體減多少鴿子的口糧要看你自己手里鴿子的實際情況,減得過多會造成賽鴿運動能力下降,減得過少起不到讓賽鴿快速歸巢的作用,憑你自己的判斷靈活掌握吧。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們不是要鴿子們的命,只是給它們創(chuàng)造一個快速歸巢的理由! 好了,今天先說到這里,準備一下我要去買菜了,在醫(yī)院這幾天冰箱里已經空了(我快沒有口糧了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