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羽衣心血來潮,建了一個微信鴿友群,沒想到的是,不光本地鴿友就連外地鴿友也是踴躍進群,熱聊賽鴿,從選種育種、日常管理、家飛訓放、賽前整理調理、賽后恢復,話題不斷,更新不斷,甚感欣慰! 感謝鴿友們的支持,我也代表那些新手鴿友向無私傳授訓賽技巧的資深鴿友表示感謝! 在群里超超鴿友提出兩個問題,我這里試著回答一下,咱們共同探討。 一、今年幼鴿開家一星期后,被過路的鴿群帶走幾只,有三天回來的也有一星期回來的,這樣的鴿子對以后參加比賽有沒有影響。 我個人以為這個問題應該客觀看待,有的鴿友以為幼鴿被大群鴿子帶走不是好事,對以后幼鴿的家飛、參賽會產生消極影響。但是我們應該想到,鴿子天生就喜歡飛翔,天性喜群飛,這么小隨群而去單獨返回,這期間,幼鴿在單獨回家的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磨難”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幼鴿在“回家”這個過程中已經(jīng)能獨立定向、獨立思考,對幼鴿的心智、體能的開發(fā)大有好處,是幼鴿成長過程中一筆“精神財富”,迷飛后回來的幼鴿會更加依戀它的“家”,只要鴿主稍微加強下親和訓練,只要該幼鴿不是習慣性迷飛游棚,那么,對以后他們參加比賽的影響是積極地! 荷蘭賽鴿大家夏拉肯有只鴿子叫“克里人”幼鴿時期竟然迷飛到德國,記憶里夏拉肯的鴿舍距離德國600公里左右,夏拉肯對這只迷飛的鴿子不感冒了,告訴逮到“克里人”的鴿友自行處置,沒想到不久“克里人”竟然飛了回來,夏拉肯不愧為高手,馬上意識到“克里人”的價值,果不其然,在不久的以后,“克里人”為夏拉肯贏得無數(shù)榮譽,也成就了夏拉肯的“絲絲”王朝。 雖然個例不足以證明全部,但是一次、半次迷飛對幼鴿的成長大有益處是可以肯定的。 二、撞傷的幼鴿還能不能參加比賽 這要看撞傷的程度和部位。一般來講輕微的皮毛、肌肉損傷在幼鴿恢復以后,不會影響參加比賽,稍重一些的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只要不是發(fā)生骨折等嚴重損傷,恢復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傷到內臟和骨骼就要另當別論了。 鴿子身上的主要骨骼都是中空的,和鴿子的氣囊相連,具有輔助循環(huán)冷卻、呼吸的功用,一旦骨折就是重新長好也會影響鴿子在賽飛過程中的冷卻循環(huán),在競爭激烈的比賽中幾乎難有勝算。 再有,鴿子受傷后,心理上也會受到影響,如何幫助受傷的愛鴿驅除心理上的陰影也要看鴿主自身的功力了! 淺見不足以為行家道!歡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