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遺傳誤區(qū):總認為母傳子,父傳女。根據(jù)遺傳學,交叉遺傳的前提是伴性遺傳。如人類的色盲癥,有一類屬于隱性伴X遺傳病,則母親可以不是色盲,卻可導致兒子色盲,而如果母親色盲,則兒子必然色盲。但是,如果屬于非伴性遺傳的其他遺傳病,則不存在交叉遺傳的情況,在鴿子上同理,所以交叉遺傳的說法站不住腳!
附:特殊情況,如線粒體等細胞器影響的性狀遺傳。由于卵子與精子的差異,所以子代細胞液中的細胞器絕大部分來源于母本,故而受母本影響更大,形成另一種母傳子的“伴性遺傳”。
近親保血誤區(qū):很多鴿友信奉近親保血,但根據(jù)遺傳學,近親只會將基因富集,子代獲得良性基因和劣質(zhì)基因的概率平等。如人類的近親不婚,為的就是避免隱性遺傳病基因因近親配對富集而表達,造成子代患上遺傳疾病,而人類卻不能人工汰選。近親保血有其實用的一面,就在于人類可以對近親賽鴿進行人工汰選,如發(fā)現(xiàn)了劣質(zhì)基因富集的子代,只要淘汰即可。當前近親育種經(jīng)驗交流中,往往忽視了汰選環(huán)節(jié)。
金母與種雄誤區(qū):以金母立棚或以種雄立棚,鴿友往往會陷入盲目崇拜的誤區(qū),認為是金母或種雄的功勞。這個問題,其實只要根據(jù)伴性遺傳的規(guī)律稍加解析,就會發(fā)現(xiàn)其認識錯誤,即,伴性遺傳尚且難實現(xiàn)金母與種雄之說,何況信鴿體細胞所包含的幾十條染色體,以及上面包含的尚未解析出來的N多個基因。當然,其實用性在于近親保血時的富集作用,如果金母或種雄確實存在優(yōu)良基因,則通過近親再加以汰選,則可以將優(yōu)良基因富集。 解析:優(yōu)良基因富集,即所謂的提純。但此處提純是遺傳學理論上,所以要求更為嚴格,而非鴿友口中所謂的近親回血提純,雖然有操作手法上的相似之處。如下題的育種方法,則可能稱為提純,操作方式與回血類似,但我們的目標是獲得優(yōu)秀性狀,而不是血統(tǒng)上的遺傳性狀。
題:中學時的遺傳學大家應(yīng)該都學過,在此以兩對相對性狀解析,即AABB 對aabb,這都是純種鴿。但AA是快,顯性遺傳,bb是穩(wěn),隱性遺傳。而我們手里的卻都是雜交鴿,假設(shè)為AaBb,表現(xiàn)出來是快而不穩(wěn),那怎么樣配對作育,才能達到所謂的提純,讓優(yōu)良的AAbb能富集結(jié)合起來,獲得既快又穩(wěn)的鴿子呢?(這個題目的解析就回答了另一個誤區(qū):賽鴿不能做種誤區(qū)!)
跳出遺傳說:在真實的信鴿培育過程中,遺傳學的分析只是理論工具。從上述的理論分析中可以看出,就算是使用遺傳學指導作育,也離不開汰選這個重要過程。而汰選這個過程,在信鴿培育過程中,就是比賽放飛,就是所謂的“放飛籠鑒鴿法”。放飛籠鑒鴿法,其實就是“物競天擇”的進化論,只不過物競天擇變成了“人工汰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