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棚是導致中國賽鴿質量下降的主因 為什么這樣說?因為鴿友要公棚入賞,一般都會引進公棚獎鴿,結果是死棚。種鴿死棚,活力自然不足。幼鴿再入賞,被人拍走了,也多是死棚。如此死棚循環(huán)下去,整理鴿質自然下降。而偏偏中國賽鴿大部在公棚,如此,中國賽鴿質量不下降才怪。所以才年年引外種,年年不育種。育種也沒用,都死棚! 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公棚鴿都是公棚養(yǎng),說得好聽,賽的是種。問題是,賽的是種的結果就是沒有人育種,都去引種,都想要好種。沒有育種,那還談什么提高鴿質,結果自然是在引進外種的鴿質水平上,我們的鴿質不斷下降。也就是說,外種水平成了我們賽鴿水平的瓶頸。 為什么這樣說?公棚鴿公棚養(yǎng)還有個弊端,就是雖然似乎保持了賽鴿的公平,但是不同公棚教練組的水平往往就決定了這些公棚鴿的品質。教練組水平差,那么,就算你獲得前獎,你的鴿子也不一定是良種。他很可能把好種養(yǎng)壞了,那真是如伯樂相馬,發(fā)現(xiàn)千里馬都死在奴隸人之手了。大家知道這個故事吧,奴隸人用千里馬拉柴,發(fā)現(xiàn)千里馬連柴都拉不好,那就不是好馬,感情應該殺了吃肉?杀徊畼废嗟弥,卻是千里良駒。用這個來說明公棚對于一些良種的扼殺應該不為過吧! 如此,再推而遠之,現(xiàn)在國內的賽鴿名家中,有多少能夠在公棚與特比中都雙雙高位呢?如果不能如此,那很明顯,是育種水平不足,或者也可以說明,鴿質整體水平的下降。也就是說,連賽鴿的鴿友都被公棚綁架了,只能根據(jù)公棚賽來作育公棚賽鴿,而無法作出其他品系鴿,也就是很多鴿友的水平被公棚扼殺了,自然很多好鴿系也被公棚扼殺了。 尤其是國血方面,如果公棚沒有長程多關賽,那國血自然就要被扼殺了。當然,不排除存在國血快速鴿和被扼殺的外血長程鴿。但公棚這個篩子肯定扼殺了很多良種,這是一定的。賽事少,各種賽程沒有區(qū)分開,長此以往,中國信鴿事業(yè)就不能百花齊放,就不能形成更多的優(yōu)良品系。公棚賽事的結果,就是中國最終只有一個鴿系——中國公棚鴿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