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繁忙又喜歡鴿子的鴿友,沒時間飛地方賽,公棚是他們唯一的選擇。每次看著他們眼淚汪汪的把最中意的小鴿子送走,心中酸楚感同身受。大多數(shù)人受到條件限制不可能弄一個巨大的鴿棚,所以隨著鴿群變大,幼鴿送公棚是必然選擇,交公棚就等于變相高價賣鴿子了。還有部分鴿友,自己家一只鴿子都沒有,年年買幼鴿交公棚,落得個省心還能參與賽鴿運動。 大多數(shù)公棚賽制要比地方賽的關賽好飛很多,公棚通常180、300、500三趟比賽,而地方賽的關賽從300到550或600,至少四關。低參賽費公棚很多鴿友抱著僥幸心理選送的幼鴿并不優(yōu)秀,這讓很多地方賽飛的吃力不贏錢的鴿友看到了盈利希望。我周圍好幾個鴿友每次交公棚之前都會花心思去研究“對手”鴿子都是怎么來的,甚至和公棚教練或飼養(yǎng)員成為好哥們兒,通過他們來了解幼鴿整體質量。這幾個鴿友在公棚年年都有所斬獲,贏錢的主要原因是僥幸心理的鴿友啥都敢往公棚交。我認識的鴿友中,僅僅只有兩位研究和使用鑒鴿術的,這兩位每年都會去鴿市挑選幼鴿送公棚,唉,結果年年都是贊助商。 假公棚不在少數(shù),如何甄別?其實,非常簡單,“我們沒有責任和義務去支持陌生人開的新棚”,短時間內開分棚的和很多年都沒倒閉的棚都是可以信賴的。多和“鴿齡”長的,成績突出的鴿友交流,他們會告訴你具體哪家公棚能送。盯著獎金和進獎率,寄希望于天落奇跡,結局就是比完賽了成為網(wǎng)絡打假棚斗士。奇跡之所以是奇跡,是因為發(fā)生的概率小,我從來不認為在我身上能發(fā)生奇跡,所以我從來不看天落。 經(jīng)歷過一次公棚糾紛,解決方式也挺搞笑的,鬧事的鴿友從來沒飛過地方賽,所以公棚老板直接告訴鴿友根本不懂鴿子。那些公棚年年都能贏的人,大多都是或者曾經(jīng)是地方賽高手,不經(jīng)歷地方賽檢驗不可能了解自己鴿子到底什么水準和習性。了解自己鴿子,了解公棚飼養(yǎng)和訓賽模式,投資風險就小很多了。 盡量不交青山綠水中的公棚,計量不交建在大面積濕地附近的公棚,因為這種地方是各種“野毒”產(chǎn)生、繁衍和傳播的中心區(qū)。負責任的講,目前鴿子用的疫苗沒有能有效保護鴿子不受野毒傳染的。當然,這種地方壓根就不該開公棚,也不該有養(yǎng)殖業(yè)。 注射疫苗之后沒有得相對應的傳染病不代表免疫接種是成功的,因為不打疫苗可能也不會得病。疫苗到底行不行?設計和操作一個對比的攻毒試驗就完事了,但貌似公棚沒有這么做的,當然我這話把公棚和賣疫苗的都得罪了。 如果賽線上有大面積濕地或者大面積的養(yǎng)殖場,那無論是公棚還是地方賽,都必須謹慎對待遲歸鴿和天落。隔天到的鴿子盡量隔離觀察,不要為了加站賽的利益而讓全棚鴿子被傳染。天落趕不走就焚燒深埋,切不可為了一口肉傳染整個棚。 既然公棚作為一個行業(yè)不會消亡,那干嘛不索性做得更好呢?鴿友的口碑不會讓假棚和能力不足的真棚活太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