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隆納大賽(上) |
2011-2-25 20:55:39 林云達 |
|
已閱讀次 |
巴塞隆納大賽(上) 5個最知名的釋鴿點 前言: 在賽鴿運動里, 每個釋鴿地點造成的沖擊和影響不盡相同; 有五個釋鴿點就像流行全球的音樂一樣,是每個鴿友耳熟能詳?shù)摹? 夏拉肯將為大家道出這些釋鴿點的淵源, 尤其是堪稱“馬拉松賽之最”的巴塞隆納大賽…。
在我們的賽鴿運動里,每一個釋鴿地點造成的沖擊和影響不盡相同。不管你相信與否,以下事情真的發(fā)生過: 曾經(jīng)有一個日本鴿友想買翔距400~450公里的冠軍鴿。結(jié)果有兩羽鴿子供他選擇:一羽是奧爾良冠軍鴿,另一羽是皮塞佛(Pithiviers)冠軍鴿。 奧爾良這羽冠軍鴿飛出冠軍有點靠運氣,比賽當天吹順風(fēng)兼下傾盆陣雨,只要鴿子不生病就有機會獲勝;皮塞佛這場比賽則很艱苦,很公平。不過這位日本鴿友顯得較偏愛那羽奧爾良冠 軍鴿,只因為奧爾良很有名。
5個最知名的釋鴿點 有5個釋鴿點就像流行全球的音樂一樣,每個鴿友皆耳熟能詳。 1.魁夫蘭(Quievrain) 每個比利時人都知道有魁夫蘭這個地方,無論他們賽鴿與否。從有賽鴿運動的那一天起,眾所皆知比利時又是賽鴿運動發(fā)源地?蛱m,這個位于法國邊界的比利時荒蕪小村,就已經(jīng)開始成為一個比賽地點。據(jù)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單比利時就有250000賽鴿人口。有些城鎮(zhèn),每條街道都有自己的一個或甚至一個以上的鴿會。假如你明白有90%鴿友都參加魁夫 蘭的比賽,你就能想象魁夫蘭這個名字,在當時的小區(qū)里意義有多大?當時,一場魁夫蘭賽的總參賽羽數(shù)可多達300000羽次。 魁夫蘭這個名字也有一股懷舊味。每個圣日那里就有一場舉國沸騰的比賽。 每年比利時國王生日當天舉國沸騰嗎? 每年魁夫蘭村長生日當天全村沸騰嗎? 每年圣母瑪麗亞生日當天全國沸騰嗎? 不是的,我所謂的圣日指的是魁夫蘭比賽日。這一天在一星期的哪一天都無所謂。有時候,冠軍獎品只不過是一個派或半條豬,有時候冠軍可以拿到一大筆獎金。因此,魁夫蘭和賽鴿運動關(guān)系如何?這兩個字眼已密不可分,只要賽鴿運動存在一天,在最后一位鴿友關(guān)燈之前,魁夫蘭都會和賽鴿運動相提并論。
2.波治(Bourges) 波治是另一個赫赫有名的比賽地點,據(jù)說波治算是長距離賽。波治賽是每年首場老鴿半全國賽(比賽于5月的最后一個周末舉行),另一場波治全國賽的比賽日則是在7月的最后一個周末。 后來鴿友逐漸明白:以波治的空距(平均約450公里)來講,他們根本不需用到典型的長距離鴿,而且長距離鴿舍也不再參加波治賽。對大多數(shù)鴿友來講,他們是沖著“全國賽”的名 氣參加波治賽?蛱m賽雖然他們也有競爭對手,不過畢竟較地區(qū)性;波治賽則群雄濟濟,全國鴿友拼成一團,來自全國的鴿子齊聚一堂,堪稱比利時陣容最浩大的一場全國賽。波治賽 曾經(jīng)有過90000參賽總羽次的盛況。后來比利時鴿友越發(fā)雄心萬丈,希望波治賽總羽次能夠媲美荷蘭奧爾良全國幼鴿大賽,不過他們的波治賽總羽次從未能達成100000羽。 另外各位應(yīng)該知道一件事情:比利時7月的波治賽跟荷蘭奧爾良幼鴿全國大賽,不盡相同,他們的一歲鴿和老鴿也可以參加這場波治賽。過去比利時第二場波治全國賽跟荷蘭奧爾良幼鴿 全國賽在同一天舉行(8月最后一個星期六),如今提前一個月,改在7月登場。原因很簡單,比利時幼鴿長距離賽變成大熱門,接下來的幼鴿長距離賽越來越多。
3.奧爾良(Orleans) 上述荷蘭奧爾良全國幼鴿賽對全球鴿界亦影響深遠,首屆比賽于1953年舉辦。一開始由于距離太遠(400~600公里),荷蘭鴿界一時撻伐之聲四起。首屆比賽奇慘無比,幼鴿迷飛 傷亡者不計其數(shù),因此我必須說,那些一開始持反對意見的鴿友似乎觀點正確。 不過,主辦單位并未就此放棄,結(jié)果他們的努力終有回報。奧爾良比賽變得大受歡迎,荷蘭全國鴿友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全國幼鴿參賽總羽次更曾一度暴增至200000羽。如此大規(guī)模的全國賽使得荷蘭鴿友成為全球稱羨的對象。大批鴿群謂為轟動事件,連日常報章雜志和電視臺都爭相報導(dǎo)這則新聞。許多年來,荷蘭奧爾良幼鴿大賽成為年度高潮盛事,比賽日釋鴿那一刻,萬群鴿影遮蔽整片天空,天空變得像日蝕一樣漆黑。多年來,荷蘭奧爾良幼鴿大賽在比賽前幾星期,就已成為荷蘭全國鴿友嘴里談?wù)摰慕裹c話題。 冠軍得主不僅可以拿到一大筆獎金(至少以荷蘭標準來講是的),更在一朝之內(nèi)聲名如日中天。因此,幼鴿能飛奧爾良這類空距無庸置疑。由于幼鴿長距離賽日受歡迎,類似的幼鴿長距離賽也越舉辦越多,就跟比利時一樣,因而衍生出一類新型鴿友,即是我們所謂的“幼鴿專家”。有那么一小群鴿友,他們把大量對手打得落花流水。一開始,人們對他們議論紛紛,懷疑他們對自家鴿隊下某種秘密藥方。后來,情況逐漸明朗,那些“超人”的秘訣可以用一個字眼總括:羽毛。! 各位應(yīng)該知道:荷蘭奧爾良幼鴿大賽日,正值幼鴿換羽期;所以,這些聰明的“超人”如何因應(yīng)呢?他們用可體松(一種荷爾蒙)或鴿舍用蔽光系統(tǒng)來延遲幼鴿換羽。不過,最近有戲劇性的改變:可體松被列為禁藥,幼鴿賽空距不得超過500公里。 奧爾良空距只有對荷蘭南部鴿友才未超過此500公里限制,因此荷蘭北部鴿友再也不能飛奧爾良幼鴿賽了。所以,荷蘭奧爾良幼鴿賽全國性大賽的地位從此不再。
4.圣維仙(St.Vincent) 荷蘭圣維仙全國賽是另一個全球焦點,曾經(jīng)是年度長距離賽盛事。長久以來,日本鴿友對這場賽事尤其瘋迷,群相爭購此役冠軍鴿。這是場兩日賽,許多年來,圣維仙即是兩日賽的經(jīng)典代號。 但隨著時間變遷,如今巴塞隆納取代了圣維仙的地位。理由很簡單,對歐洲鴿友來講,巴塞隆納空距最長(最遠超過1200公里),而且它又是國際性賽事。圣維仙和巴塞隆納還有另一個差異點,圣維仙在法國,正位于庇里牛斯山脈(Pyrenees,法國、西班牙天然交界)北部,而巴塞隆納在庇里牛斯山脈以南的西班牙境內(nèi)。這道綿延的山脈成為巴塞隆納參賽鴿的一道天然障礙,鴿子必須穿山越嶺,比賽艱難度相對可見。
5.巴塞隆納(Barcelona) 現(xiàn)在我們來談?wù)劙腿〖{賽的“艱難度”:參賽鴿從釋鴿那一刻開始,經(jīng)常需面對一股炙熱的熱氣,每往北前進一公尺都是牠們拚命的結(jié)果,每一公尺就像一公里那般遙遠,難怪牠們必須不時停下來找點水喝。這對經(jīng)驗豐富的長距離鴿并不成問題,牠們深知如何在飛經(jīng)無數(shù)小河流時停下喝水的技巧,但許多沒經(jīng)驗的鴿子卻因此喪命。除了西班牙的熱氣和不時口干舌燥外,一路上牠們還得提防一旁虎視眈眈的掠食猛禽。然而,對這些天空英豪來講,最要命的障礙是橫亙在牠們眼前,一望無際的庇里牛斯山脈。所以,巴塞隆納賽是一場一路艱險到底的比賽,即使吹起順風(fēng),也幫助不了鴿子多少。 除了忙于克服熱氣、高山、掠食猛禽、漫漫長路和多變天氣外,另一個因素更無疑是雪上加霜;巴塞隆納賽在星期五早上釋鴿開賽,當天鴿子絕對回不了家,所以牠們必須在野外餐風(fēng)露宿一夜。比如教堂的高樓,或是一座農(nóng)場都危機四伏,可能變成牠們的葬身之地。還有四處可見的電線,一只饑餓的貓兒,或一個身懷獵槍的農(nóng)夫,都讓牠們置身命喪黃泉的危險中。 因此,巴塞隆納賽堪稱“馬拉松賽之最”。 巴塞隆納賽絕不是快速鴿的天下,獲勝的永遠是那些有活力、有高耐力的鴿子,它是一場寧死不棄的割喉戰(zhàn)。雖然巴塞隆納賽歷史不算久遠,但它天生具備轟動條件,我會接著為各 位細數(shù)它的沿革史。
開端 從西班牙美麗大城巴塞隆納出發(fā)的比賽,于1940年代末期開場。老鴿書里記載說伯蘭吉先生(Mr. Berlengee)是1949年巴塞隆納冠軍得主。 兩年后,庫爾翰中心(Cureghem Centre)接手成為巴塞隆納長距離賽主辦單位,并開始把它變身為國際性賽事。從此以后,這場比賽變成一場“官方正式”的比賽。 首屆國際賽盛況空前,全球鴿壇為之震撼,全球鴿友無不屏氣凝神等待成績揭曉,就跟之后的荷蘭奧爾良全國幼鴿大賽一樣。 首屆國際賽總羽次約有2,250羽,但結(jié)果如何呢?有幾羽鴿子能飛回家呢?有鴿子飛得回家嗎?大胡子市長兼鴿友喬塞夫.波爾(Josef Boels)勇奪國際冠軍,他跟首屆全國冠軍得 主伯蘭吉先生一樣,享受到一夕成名天下知的滋味。波爾先生是知名長距離行家,跟次年的國際冠軍得主,比利時摩爾(Moere)的奧斯卡.戴夫連特(Oscar Devriendt)齊名。 接下來幾年,參賽總羽次每況愈下,到了1956年,總羽次只剩885羽,有陰謀論說這場比賽即將從此劃下句點。不過,1957年這一年,沒來由地參賽羽次卻又沖上3350羽。1957 年也是非比利時鴿友奪得國際冠軍的一年,冠軍鴿主是德國鴿友史杜斯先生(Mr. Staudt)。 1958年,3756羽戰(zhàn)將群聚一堂,數(shù)量是兩年前的四倍,并締造了紀錄。其中以比利時歐森納(Olsene)鴿友吉爾伯特.萬德維吉(Gilbert van der Weghe)的鴿子飛最快。這位比利 時冠軍鴿友的姓氏,常讓外國鴿友把他跟荷蘭長距離巨星萬德維根(Van der Wegen)混為一談。即使到現(xiàn)在,外國鴿志還經(jīng)常搞不清楚這兩個人誰是誰? 由于參賽總羽次趨增,巴塞隆納賽也保住了未來。 到了1959年,荷蘭鴿友也取得資格參加這場割喉大戰(zhàn),從此開啟了一頁偉大史實,改寫了巴塞隆納國際賽歷史。超級冠軍強豪可以獲勝,但一般鴿友也可以飛出冠軍;超級鴿可能贏,但… 也可能從此不見蹤影。有人一戰(zhàn)成名,有人一朝英名敗盡。
Schaerlaeckens © Ad Schaerlaeckens
|
|
發(fā)布時間:2011-2-25 20:55:3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