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了幾只種鴿,然后把幾只曾經寄予很大希望卻讓俺大失所望的鴿子送人了。沒殺它們,是因為受山東那位信佛的鴿友的影響,他說養(yǎng)鴿子應該有一個仁愛的心,盡量少殺鴿子。 好嘛,灑家信你娃的。 其實反思自己這一年來養(yǎng)鴿的作為,自負和冒失的情緒和舉止還是充斥其間。過分重視和重用了自己棚里以前發(fā)揮還行的鴿子,一張舊船票,想登“青年號”。別人的水平在提升,而俺卻在固步自封甚至后退,其結果只能是失敗。 但,像俺們這樣的小棚,是不可能給一只種鴿太多的機會的,發(fā)揮不行的,就只能請你出去,以前是殺,現(xiàn)在是送,算是于情于理都夠意思了。不要怪俺太狠,只是因為俺不想耽誤太多時間。 機會還是讓給年輕人吧。 最近抽空走訪了一些本地優(yōu)秀鴿友,發(fā)現(xiàn)他們養(yǎng)的鴿子品種雖然不同,但人卻有共同的特點,善于學習,勇于探索,勤于實踐。 學別人經驗,也要學書上網上的知識。中午收到《賽鴿天地》第六期樣刊,感覺廣告的分量越來越重,但這也難怪,畢竟這才是雜志社的生命線,翻看了一下,感覺陳英杰的《職業(yè)賽鴿講座》值得一看,這小伙子鴿界閱歷較多,又是學畜牧獸醫(yī)的,很多見解很深刻。 這時窗外霧已經散去,微微的陽光下天空露出了湛然的本色,想起一段話:一種感覺,看透蒼茫,寵辱不驚;一種豁達,大智大慧,大徹大悟;一種心境:花開花謝,鴿起鴿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