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華哥一起給棚里的鴿兒打完蟲,清理好呼吸道,已經是三月份。看著這群家伙們家飛的勢頭逐漸好了起來,心中的戰(zhàn)火也不斷被它們騷動的氣氛所點燃。隨之而來,是咱們的訓放計劃開始······ 偶爾會在上班時間看看中信網里鴿友們的日記,咱也從以前一個熱愛寫寫說說的小鴿友變成了注重欣賞他人作品的學者。生活、工作,讓咱的時間一一被它們所吞噬,就連偶爾有點空閑時間,都會騎車跑去華哥那邊看看鴿子,整理思路。各地的訓放有序的進行著,咱們也不例外,上樓將賽鴿進行登記入籠,載鴿來到十多空距的地方進行訓放。早晨的天氣出乎意料的差,抬頭不見太陽的上空中,籠罩著一片片由PM2.5組合而成的霧霾,將兩個訓放籠放在地上,待鴿子休息了一會兒,一位穿著保安衣服的中年男子走過來瞅了瞅籠里的鴿子,原以為此人功力深厚,具有傳說中“相鴿術”的本領,沒想到一張口讓人大吃一驚!一籠45只鴿子,卻沒有一只能趕得上他放北京歸巢的鴿子,一看就是這邊經常所說的“談崩子”,先不問這人成績有多好,只說光成都到北京的直線空距,不管他什么鴿子,只要他能達到如他所說的那樣放四歸四,咱可以保證他至少出名十年。只可惜他連最基本的鴿子眼砂都難以辨別,咱還能和他交流什么? 10分鐘過去了,鉛灰的天空中霧霾遲遲不肯散去,咱們將籠中的鴿子放了出來,地上揚起一片塵土。開春以來第一次出門訓放,這群家伙避免不了要在原地不斷的盤旋、上升,大概十分鐘過后,才開始定向從山邊插往回家的路,于是華哥駕車,咱們也迅速往回趕。來到樓頂,只見鴿棚里沒有一只訓放鴿的蹤影,向遠處看去,空中似乎漂浮著像黃沙一樣的東西,咱只得嘆息著如今的環(huán)境。說遠了,咱沒那本事,說近一點,光咱身邊今年的朋友,就有兩個家里面的親戚因為癌癥而奪去了生命,不抽煙(肺癌晚期),自從去年科學家發(fā)現了一種新型顆粒物PM2.5,這著實給了口罩販子們一個超級巨大的市場空間,防“霾”,防PM2.5。然而隨著城市汽車等一些列尾氣污染,工業(yè)污染的增多,人們的生活水平卻在逐漸加劇惡化,沒有了藍藍的天,沒有了清澈的水。在大力倡導科學的發(fā)展中,留下的卻是環(huán)境污染這一遺憾······ 隨后兩天的私訓,才讓咱們真正的見識了今年的訓放是多么的艱難,還是十多空距,鴿子沒有以前那樣成群歸巢的習慣,上天盤旋遲遲定不好方向,到鴿會打聽一番,原來還不止咱們一家,十多空距掉鴿子原本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沒想許多鴿友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有的甚至不到十只出門,歸巢率卻剛好過半。并且腳碰短,翅膀受傷的幾率也大大超出了往年。難怪大家都在嘆息,今年的訓放難,讓咱們摸不著頭腦。 晚上,好友給打來電話詢問這幾天訓放情況,咱也只能如實告知效果不怎么理想,掉的往往是看好的鴿子,并且以往還真沒出現過10來空距掉鴿子的情況,沒想到他卻告訴咱幾十公里的地方,用槍捕殺賽鴿的那伙人又開始猖獗起來。相信很多鴿友都知道去年成都市鴿協工作人員跟隨警方一起上山巡查,抓獲用槍捕殺信鴿的人員,德陽是成都賽鴿訓放的一個關鍵站,以至于再往后放,大群鴿子都會經過德陽站,然而狗卻改不了吃屎的本性,他們的槍口對準的仍是天上那一只只無辜的生命。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咱是多么希望姚明能站在中鴿協的講話臺前對槍手們說出這兩句心里話! 前面提到了霧霾,電視機里一天不停循環(huán)播放的各地PM2.5指數,空氣污染指數,似乎也漸漸給咱的心里籠上了一層心霾。咱擔心的不是下一秒的呼吸是否暢通無阻,而是今春的幾十只特比環(huán)該如何打好收官之戰(zhàn),從去年入秋以來,咱與華哥一起努力、付出,只為今春能有一個滿意的收獲,要是想這樣下去,豈不是又將白費心血。夜深了、咱還為鴿子遲遲不能入睡······ 談到霾,你可以看見人們那雙恐懼,充滿疑惑的眼睛。為了印證咱的想法,咱們再次做了一個試驗。前兩次的私訓,是在空氣指數極差,霧霾極為嚴重的時間段進行的,一次是早上,一次是下午。而第三次訓放,則是定在了30空距的一個地方,早晨的太陽,使得空氣不再像前兩天那樣渾濁不堪,咱們將賽鴿裝好,帶去司放點訓放,然而今天的訓放卻讓賽鴿表現得很好,上天盤旋幾圈,迅速定向,從司放點到家,只用了20多分鐘的時間,算是正常飛行。并且鴿子也不再像前兩次那樣散群。通過這次訓放,咱似乎更加堅信了自己的猜想,霧霾天氣對賽鴿飛行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PM2.5是屬于粉塵一系列的顆粒物,只是咱們的肉眼看不到,用手摸不著,但鴿子在空中高速飛行時,它必然能感覺到。粉塵對賽鴿呼吸道的影響是相當大,它在空中所形成的比例往往能決定一只賽鴿是否能高分速歸巢,當鴿子本身呼吸道就不暢通,或者有輕微的炎癥,霧霾的存在對它的影響必然是巨大的,它能堵塞鴿子的呼吸道,使其不得不停止飛行,短訓途中,鴿子一旦落地,耽誤了飛行時間不說,還容易養(yǎng)成這種拖后腿的壞毛病,并且路途中危機四伏,任何一種危險因素的存在都有可能要了這只鴿子的命。 咱也時刻關注一些比賽的高位入賞鴿,什么品種、羽色、骨架的鴿子都有,這些鴿子你抓在手上,往往會出乎你的意料,即便你籠中有這類鴿子,你也不一定能將其玩得出類拔萃。這就是技術,勝在養(yǎng)功,貴在血統(tǒng)。這些鴿子往往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絕對擁有一副健康的身板,更重要的是通暢無阻的呼吸道······ 懵懂的教訓,讓咱不得總結這兩次訓放經驗,無論正確與否,咱都還是相信科學養(yǎng)鴿、訓鴿才是真正的法寶,往后的霧霾天氣一定不再將賽鴿拉出門訓放。 電腦前的你如果還在執(zhí)迷不悟,那么你可以試試喂賽鴿服“霾”······ king 201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