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給大家提到了公棚對幼鴿的冬季保暖、糧食配比、音樂信號、開家工作、換羽期注意事項、定期驅蟲用藥用量等情況,雖然與大家分享的不太詳細,但也希望鴿友們在日常養(yǎng)鴿過程中注意環(huán)節(jié),結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來達到科學養(yǎng)鴿的效果。 前晚寫完日記,在日記園里得知三毛鴿舍一毛有兵鴿友遭遇了車禍,現(xiàn)仍在昏迷中,打開三毛鴿友群,得知大家都在互相告慰蔡姐(毛哥的夫人),然后緊接著五湖四海的鴿友通過中信網匯聚一起,義發(fā)組織捐款捐鴿活動。說實話,巴蜀感到十分的難過,與毛哥相識也是源于中信網日記園,在咱的印象里,這是一位敢說敢做的南方漢子,雖然平生未曾謀面,但也經常在群里互動中給大伙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咱得知他這次出了這樣的事情,于是起身去了鎮(zhèn)上的銀行,在詢問群友毛哥的捐款賬戶后,給他匯去了巴蜀的一份心意,希望他挺過這一難關,早日回到中信網日記園里,鴿友們都期盼著他的歸來······ 下面,巴蜀要與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公棚的家飛,川內的秋棚,7、8月份是炎熱的季節(jié),早晨的家飛是一項繁瑣的工作,飼養(yǎng)工作員要趕著在賽鴿落棚前,將棚內的衛(wèi)生鏟得干干凈凈,然后把晾干的飲水器挨個取下,按量裝上過濾好的純凈水,緊接著就是糧食配比,咱不忙的時候,也幫著它們分擔一點手里的工作,每次鴿群家飛,都是咱們最擔心的時候,隼偶爾會在能見度不太好的時候突然從山頂沖出來,殺向鴿群。早期的幼鴿剛進入強訓階段,會有部分賽鴿不適應,這時關鍵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如果有體弱的幼鴿,它的本能反應就是往下降,然而隼抓住的就是鴿子這一致命的弱點,通過俯沖去捕獲獵物。這就不得不由咱們親自去監(jiān)督并保護鴿群飛行,當鴿群正常家飛時,發(fā)現(xiàn)山間有鷂鷹突襲,要立馬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例如,“敲鐵盆,放沖天炮”等等,隼會對突然傳出的刺耳聲爆炸聲頓感恐懼,使其它分散捕獵注意力,同時也提高了鴿群的警惕,從而達到比較好的效果;蛟S有部分鴿友會擔心這樣的做法會嚇得部分鴿子不敢歸隊、落棚,其實并非這樣,鴿群在通過幾次這樣的實驗后,它們會改變飛行速度,以及空中隨機應變的能力。咱記得有幾次有鴿友親自來東山現(xiàn)場觀摩家飛,當隼沖入鴿群的時候,頭群鴿會在短時間內將大部隊往高空帶,并且不停的加速盤旋,讓隼不得放棄捕獲獵物的機會。長時間以來,鴿群在后天的學習鍛煉中養(yǎng)成了一遇到危險登向高空的良好習慣,也就不用擔心隼會對它們產生威脅了······ 進入9月份,東山開始對全棚參賽鴿進行0公里裝籠訓練,晚上吃完飯,等到天黑后,所有工作人員全部上籠,將棚內的通風窗口用布簾給擋住,然后將賽鴿們一只只裝入籠中,外面的人員負責將賽鴿裝入賽鴿籠,第一次裝籠,這些小家伙似乎很不適應,整晚嘀咕不停,或許有些鴿友會覺得公棚其實沒必要進行0公里裝籠訓放,其實這種想法在咱們總結了其它公棚的經驗之后是錯誤的。公棚進行0公里裝籠訓練,目的是為了讓賽鴿能盡快適應這種環(huán)境,如果第一次裝籠就出門訓放,不適應的賽鴿會發(fā)生應急反應,比如嘔吐,水便等情況。頭兩次將賽鴿籠擺在公棚院里,它能看到自己家的位置,同時也能通過方向在籠中定向,這對以后的訓放是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所謂公棚工作環(huán)中環(huán),一環(huán)緊扣另一環(huán)。 在賽鴿們熟悉完原地裝籠訓練后,就可以選擇一個好天氣將賽鴿車拉出距公棚5-10空距的地點訓放了,第一次出門訓放,也有比較重要的注意事項,比如當時的天氣,風向,以及空氣的濕度、氣溫等等,這些因素往往決定了賽鴿的歸巢率、歸巢群勢,如果感興趣的鴿友需要進一步了解,可以在自己手機里下載一個“天氣通”軟件,隨時關注這些信息動態(tài),對自己的私訓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當訓放上了一定距離之后,就得關注一下司放地的消息了,正常情況下,如果空氣濕度超過80%,希望就得引起你的重視,濕度大于80%時,是不適合訓放的,或者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周邊附近的訓放、比賽等情況。 前期的訓放,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緊接著就是清棚收費關,這一關也是非常重要,牽扯到諸多環(huán)節(jié),收費期間,鴿群照常參加下站訓放,當然也不排除有賽鴿在訓放的時候掉隊,公棚的鴿子,100公里以內基本是看不出鴿子真正的水平與質量,正常天氣情況下,鴿子的群勢都來得比較好,往往從見鴿幾分鐘就是上千只鴿子到達,并且?guī)缀醮笕壶澴佣荚诜宽斊脚_上玩耍,這也充分能證明一個公棚的養(yǎng)功,鴿子連續(xù)訓放不會疲憊,甚至狀態(tài)越來越好,越飛越興奮,咱記得咱們公棚有一次訓放60空距,頭群鴿子有大概200多只,回來之后一直不落棚,不停在天上盤旋,越飛越高,直到喂食音樂打開后,隨著大部隊的歸來,才開始下來。所以,巴蜀在這里與鴿友們分享自己的一點小小的經驗,公棚的參賽鴿,短距離不要看分速,名次,只要鴿子當天歸隊就好,就算偶爾有個別鴿子第二天歸隊,其實也不是什么壞事。 上了100公里的訓放,賽鴿的群勢逐漸拉開了距離,由原先的大部隊陸陸續(xù)續(xù)分撥成小群體歸隊,這其中也不乏出現(xiàn)一些精力過于旺盛的鴿子,在房頂追逐,尋伴的。當天賽鴿正常歸隊,歸巢率較高,可以在下午喂完食進行隨機上手查棚,檢查賽鴿是否疲憊,呼吸道是否正常。另人出乎意料的是,如果賽鴿狀態(tài)好,當晚便可繼續(xù)裝籠,第二天可繼續(xù)進行鞏固性訓放,不知其它公棚是否這樣做?至少教練對自己親手養(yǎng)出的鴿子表現(xiàn)出自信,并且連續(xù)兩次拉練訓放后,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是正確的。鴿子本就是天上飛的鳥,日常的家飛訓練,會為以后的訓放比賽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不可小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鴿子在健康狀態(tài)下,是完全能勝任連續(xù)2-3天的百公里訓放,只是需要在養(yǎng)功與訓功上多下功夫,通過這樣拉練下來的參賽鴿,會逐漸表現(xiàn)出一些以前沒有的特點,比如:毛色變亮,虹膜色素變得更加有光澤感,肌肉也開始進入賽飛狀態(tài),上浮力提升等······。 時候不早了,巴蜀與大家改天再聊! king 2014.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