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此文,獻給我身邊那些愛鴿養(yǎng)鴿、戰(zhàn)斗在鴿界一線的朋友們,同時也獻給我自己30年的愛鴿情緣。 注:本文隨想隨寫,沒有中心思想,文中一切皆為自身淺歷,不成理不成文之處在所難免,有興趣的讀者,若能透過本文,看到你在鴿界的一些影子,并能從中有所感悟,那將是我莫大的快樂與欣慰。
一、三十年前太遠
三十年前太遠,就從今日,從此時此刻說起,今天兔年的最后一天,再過幾個時辰就是龍年了估計所有朋友的鴿子都在鞭炮聲中煎熬著,說煎熬不太過分吧,我想所有的鴿子都不會喜歡漫天狂響的爆竹,站在鴿棚,看著所有的不管是老家伙還是小家伙,都在無奈的接受者人類在盡情享受時給他們帶來的痛苦,真不知該如何幫他們才好。所幸這個季節(jié)沒有育種和比賽的困擾,今年過年早,種鴿配對還沒有提到議事日程。對于唐山,0下15度的氣溫?zé)o論如何也不會給鴿子以拼命追逐性伴侶的動力。盡管種雄棚里那兩個不足半歲的回血小雌還是偶爾會和他們基本快老掉牙的8歲丈夫親熱一會,但我想那種溫存的快樂遠不及多給他們幾粒飽滿的玉米更能激發(fā)他們對生活的熱情,不信你看:食槽里余下了幾顆大麥和豌豆,但我手上的一小把黃玉米還是能讓鴿子們對我趨之若鶩。你看他們那翹首企盼的眼神,分明在說:額滴神啊,你要不想讓我們在這寒冷又夾雜著地震般爆竹聲的除夕夜里凍死,就請給我們足夠的熱量吧,對,就是你手上的玉米,俺們東北這疙瘩也叫棒子。
是啊,三十年前太遠,那是初學(xué)養(yǎng)鴿的我連人言都大部分懵懂(畢竟才7、8歲),更別說鴿語了。就即便是20年前,與鴿子相處10來個春秋冬的我都對鴿子的語言一知半解,草草不知細節(jié),可見我也是個典型的晚熟品種,若是作為賽鴿,應(yīng)是早被主人連根拔起,棄之不用的角色,哪里還有建樹可言。好在現(xiàn)在是我養(yǎng)鴿子啊,晚熟一點也沒關(guān)系,只要鴿子能早熟一點不就OK了,不懂鴿語,可以用時間繼續(xù)磨礪啊,你看,現(xiàn)在我不就懂一點了嗎,鴿子說,他們不喜歡在除夕這段時間里尋歡作樂,鞭炮的響聲會讓他們性趣索然,搞不好還會造成個性功能障礙的嚴重后果,到時下了幾窩白蛋,讓主人白費一年的心血,搞不好還不讓主人給“咔嚓”了啊。
真的,三十年前太遠,那時只知道鴿子會飛,會到野外找吃的喝的,所以,那時的我只配養(yǎng)臭簍子(標準土鴿)。兩只公鴿會打架也會搞同性戀,一公一母日久生情會抱蛋,兩只母鴿關(guān)在一起下四蛋。你看,這也是鴿語。不過幸虧還在養(yǎng)菜鳥的懵懂階段就學(xué)會了簡單的鴿語,要不然這大過年的,花著大把的銀子買來種鴿再從1、2、3開始學(xué)鴿語,豈不讓人笑掉大牙。到時,因為對鴿子的無知而丟了面子賠了里子,那才是養(yǎng)鴿人最難受的事。所以,在這辭舊迎新的大年夜里,我還是堅持30年前的養(yǎng)鴿初衷:少說,多看,學(xué)會盡可能多的鴿語。我想,無論是30年還是300年,鴿子的言語沒有變,且沒有地域之分,沒有中外之差別。盡管賽事在變、賽距在變、獎金在變、人更在變,包括鴿種千變?nèi)f變,唯有鴿語,不曾改變。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