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27日 晚上,幾個鴿友來我家閑聊,又談及了鑒別鴿子的問題,使我想起了一位北京鴿友前兩天和我的一段對話—— 北京鴿友:你認為鴿子的好壞能鑒別出來嗎? 齊 文 博:能。連我們生存的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都是可知的,何況鴿子?鴿子也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嘛。 北京鴿友:這樣看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但這個問題最近爭得很厲害。 齊 文 博: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鴿子明明擺在那里,就是看養(yǎng)鴿人是否能夠認識它,有沒有認識它的“功力”,我是堅信觀千劍而后識器的,現(xiàn)在認識不到、理解不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肯悟、肯鉆、肯看(看好鴿子),就會逐漸認識和理解。 北京鴿友:確實。 齊 文 博:但是有些鴿子還是讓人跌破眼鏡的,往往很不起眼,但卻飛出了出人意料的成績,這也是對鴿子了解不夠深刻的緣故。比如我的一只含有吳淞和山普森血統(tǒng)的雌鴿,貌不驚人,可連續(xù)參賽4個賽季,不管是好天還是壞天,在500公里空距一直都入賞前五名,說它百發(fā)百中也不為過。事后,我就感覺蹊蹺,細細的觀察、品味,找到了它的一些特色,也許正是這些不同之處預示了它做為一只賽鴿會有超乎尋常的表現(xiàn),這個,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和總結。 北京鴿友:那是因為事前對鴿子的認識不夠,這樣一來,你對鴿子的認識又增加了一層。 齊 文 博:是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