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24日齡的大雛鴿與親鴿隔離開來,集中到雛鴿舍里飼養(yǎng),集中管理,從此對它們的訓練也就開始了.
對于信鴿,親雛隔離的好處有:
有利于親鴿的健康 在雛鴿尚未出巢前,親鴿已產卵,隨著時間的推移,雛鴿的食量與日
俱增,親鴿哺育它們時,可以說吃了多少就喂了多少.當雛鴿長到20多天后,能自已啄食時,就要將親\雛鴿隔開,以減輕親鴿的負擔,保護其健康,使其安心孵卵.
有利于雛鴿的健康 出生后20余日的雛鴿,因有親鴿哺育,雖能自己啄食,但多不愿自己
取食,而親鴿又難以滿足食量甚大的雛鴿的需要.結果親鴿因育雛自己不得飽食,而雛鴿所需又未能滿足,時間一長,親、雛鴿的健康均受到影響.如果把它們隔離開來,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控制喂食量,這對親雛鴿都是相宜的.
親雛隔離后,開始雛鴿不習慣于新的環(huán)境,常常只擠在一起,就是把食物撒在它們旁邊,它們也不吃或只啄食一點點。這是很自然的,一兩餐不吃食不要緊,要教它們飲水,水比食物更重要.飲水方法是一手持鴿、一手使雛鴿的喙部接觸水面,它渴了自然會飲水,教了一只再教另一只,直至雛鴿均得到飲水為止。
有利于培養(yǎng)雛鴿的戀巢性 如親、雛鴿同在一個鴿舍時,兩代之間絕不會發(fā)生爭吵,但雛
鴿出巢后,會受到其他成年鴿的無情攻擊,被啄傷頭部和拔掉羽毛,甚至流血不止,雛鴿無抵抗力,只有逃走、躲避,這就影響其戀巢性,也是雛鴿出舍后飛失的原因之一.
親、雛鴿隔離,雛鴿在雛鴿舍里舒舒服服、安安靜靜生活,獲得生活中必需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有利于培養(yǎng)雛鴿的戀巢性.
有利于集中飼養(yǎng)管理和訓練
有利于控制喂食量.育雛期,每日喂食量既要滿足親鴿哺育其雛,又要供給種鴿所需的營養(yǎng)
如果讓出巢的雛鴿仍和親鴿在一起生活,則每日喂食量少了,既影響了種鴿和雛鴿的健康,而喂多了又易肥胖,且影響對出巢雛鴿的訓練.親、雛鴿隔離使得上述問題迎刃而解.
的利于訓練雛鴿.親、雛鴿同舍,如果讓雛鴿隨成年鴿出舍,跟著起飛,有時群鴿飛遠了點,
則雛鴿跟不上,離了群,又因其對鴿舍的位置尚不熟悉,不知歸巢,一去不返,十分可惜.而雛鴿集中在一起,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它們,使其健康成長,成為善飛的信鴿.
信鴿幼鴿期的飼養(yǎng)管理,還應做到:
a.打掃鴿舍,定時定量喂食。這必須天天做到。經常讓鴿子水浴,喂青飼料,添加鹽土。
b.因為潮濕為疾病的溫床,所以一定要保持舍內干燥、清潔、陽光直射、空氣流通。
c.注意關閉進出口,以防貓、鼠、蛇、黃鼠狼等侵入鴿舍。
d.應經常檢查幼鴿的換羽情況。健康生長的雛鴿在出生后約40天左右即開始換羽。第1根主翼羽脫落后即慢慢更換全身羽毛。如第1根主翼羽遲遲未能脫落,或在換羽的過程中突然中止不換,均為鴿體不健康的表現(xiàn),應及時查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