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汰選我有幾點建議如下:1. 千萬別留下外殼“硬脆”的鴿蛋。這種鴿蛋里面的胚胎若不是早夭就是先天體質(zhì)不佳,鮮少或從未孵出有活力充沛的幼鴿來。即使孵出來的幼鴿不錯,但也成為不了你舍里最好的鴿子。鴿蛋外殼應該要油滑和光亮,健康成鴿的外觀也一樣。千萬要把外殼“硬脆”的鴿蛋丟棄掉。
2. 摸觸 1 個星期大的幼雛時,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有些幼雛的雙腳顯得較為纖瘦。這種雛鴿永遠長不成為強壯、精力充沛和健康的成鴿,把牠給淘汰掉吧,牠是一羽沒有未來的鴿子。
3. 注意那些在巢里總是不停吱吱叫的幼鴿?赡苁敲蜗x作祟,施藥治療可能會有幫助。不過一個謹慎小心的鴿友絕不會有這種幼鴿,他深知毛滴蟲病的危險性,并且隨時保持預防。吱吱叫個不停的幼鴿一般來講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把牠們也都淘汰掉!牠們也屬于沒有未來的族群。
4. 注意那些在巢里不時渾身濕淋淋的幼鴿。牠們之所以渾身濕透是窩巢潮濕引起的,窩巢之所以潮濕是因為父母鴿喝了和排出太多水分。這一定是其來有自的。攝取過多水分的鴿子健康狀態(tài)一定不好,大部分是消化系統(tǒng)有毛病,以這種鴿子做開始就是個壞開始。幼雛躺在自己的排泄物上也有可能會渾身濕透。那么為何會這樣呢?因為幼雛沒有足夠力氣把自己的糞便拋往巢盆邊緣,也就是說牠們不夠強壯。淘汰掉牠們!
5. 有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尚未斷奶的幼雛,翅膀部位的羽毛生長進度落后其它同齡幼鴿,其它同齡幼鴿的翅膀羽毛生長較為理想。淘汰那些翅膀羽毛發(fā)育落后的幼鴿吧!牠們的生命力不足,也就等于是沒有未來。
6. 有些幼鴿斷乳后可能會不斷乞索食物。牠們甚至緊追在其它幼鴿后頭要求哺喂。這種不懂自行覓食的幼鴿,不足以在你的鴿舍里有存活之地。
7. 保持打開幼鴿嘴喙觀察的習慣,至少要有一次。有些嘴喙可能很脆弱易碎。這表示牠們的骨質(zhì)不佳和體型羸弱。汰殺牠們!這種鴿子喉嚨的間隙一般都是大開的。
8. 我抓握過許多荷蘭和比利時的好鴿。牠們之中體型大者少之又少,即使有也都是短距離鴿種(比賽距離約為130公里)。真正優(yōu)秀的長距離鴿幾乎沒有一羽是大體型的。我不喜歡站在地板上不動的幼鴿,那表示牠們過重和過大,所以連棲板都飛不上去,而其它同齡幼鴿則早往鴿舍外面飛了。
有些賽鴿新手認為大體型鴿一定很有力氣。他們錯了,現(xiàn)代賽鴿大都是偏小型的。其它錯誤從自己的錯誤里學乖是很重要的。
我曾經(jīng)讓一羽健康不佳的幼雛保住小命不死,牠頂著父母的光環(huán)才得以活命下來,這種幼鴿長大后永遠永遠都不會有什么看頭。如今我在汰殺牠們時絕不再手軟。良好健康是任何年齡的鴿子都必須保有的要件。假如一羽幼雛健康不佳,先把牠給汰殺掉,然后再從牠的腳環(huán)號碼找出牠的父母是誰也還不遲。如果你忙著先看牠的父母是誰,你評審的眼光就已產(chǎn)生了偏見,而且你可能被說服進而把牠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