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不是隨便起的,因為這段時間一直在實驗自然制養(yǎng)鴿的利弊得失,感覺可以總結(jié)一下了,就寫一點記錄下來。 本人是十分推崇采用自然制來養(yǎng)鴿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留鴿子的自然習(xí)性,讓它們能夠自己調(diào)節(jié)生理高峰,因為我始終認為鴿子是靠自己的本能來飛行,不需要人為過多干預(yù)的。所以自從起棚以后,鴿子基本上都是采用半散養(yǎng)的方式,早上放開,晚上收回去,期間飼料是定時給,飲水隨意。這個實驗成本就是明年春賽的特比,自開家開始,陸續(xù)丟了幾個,大概五個的樣子,因為有一位素未謀面的鴿友逮住了一個,有幸找回來一個。發(fā)現(xiàn)丟鴿子較為嚴重以后,跟小禹商量果斷關(guān)籠幾天,并且分析原因,一個是開家的鴿齡偏大,鴿子翅膀硬了,飛得太高太快太急,找不到回家的路,就游棚了;另一個就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xí)慣,不餓不進棚。這樣下來,散養(yǎng)的方式不太適用于比賽。 試想一下,鴿子如果比賽回來以后不進棚,豈不是急死個人,看過很多文章說鴿子到了半個小時,就是不進棚,錯失冠軍等等。普通鴿友一輩子有幾次機會飛冠軍啊,所以通過這個實驗,我已經(jīng)放棄了散養(yǎng)賽鴿的計劃,畢竟這樣看似省了人工,但是最終損失的是鴿子的比賽成績,得不償失?辞辶诉@一點,以后的賽鴿管理,還是要從下窩就開始進行嚴格要求,定時喂食喂水,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運用好鴿子的本能反應(yīng),這樣才不會浪費鴿子的天賦。 接下來說種鴿管理。我這個人還是挺頑固的,崇尚的是自由戀愛,讓鴿子自由配對,不做干預(yù),不搞拉郎配,鴿子孵蛋也是自然制,誰家的孩子誰養(yǎng)活,別麻煩別人。看似最省事的方式,這一搞,又出來了問題。第一個就是鴿子爭巢打架比較厲害,尤其是有一次打得頭破血流,嚴重影響了鴿子的正常狀態(tài);第二就是小鴿子下窩的時間不一,有的早有的晚,給自己的平添了許多麻煩,畢竟下窩的管理十分關(guān)鍵,稍有不慎,就會掉小鴿子;第三個就是有的鴿子確實不太善于孵蛋育雛,有一對重點的種鴿就是連續(xù)三窩竟然只長成了一個小鴿子。這就讓我對自己的自然制有點心灰意冷了。畢竟自己玩鴿子,要體會的是鴿子比賽勝利歸巢的快樂,不是要整天為著它們爭巢打架孵蛋育雛操太多的心,主要這些是可以通過雌雄分棚管理來規(guī)避的。 經(jīng)過這幾個月的實踐,跟小禹商量以后,我們達成一致,那就是徹底放棄自然制,畢竟是弊大于利,那就果斷改弦易轍,不要撞了南墻才知道腦袋很痛。 不得不感嘆一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出真知,誠不欺我。其實還有一點思考沒想透徹,留個尾巴,過一兩天續(xù)上。此為第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