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篇已經把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說了大半,主要是把自己走過的彎路記錄一下,希望后來者能夠得到一些有用的東西,避免一些無謂的付出,促進我們的鴿子能夠越玩越好。 最后這一篇關于鑒鴿的日記,重點說一下怎么判斷一個鴿子是否值得重用。當然這個是我自己的體會,不一定適用于所有人,甚至僅僅適用于我目前的狀態(tài)。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很可能發(fā)生了變化,還會繼續(xù)完善,也說不定。 對于基礎種鴿的選擇,我采用的是“寧吃仙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的策略。把有限的資金用在自己最心儀的鴿子上,而不是退而求其次。如果當時的錢不夠,就再去攢錢。什么時候能買到那種別人已經用出來,而且人家因為你的誠心愿意出讓的種鴿,可能才值得作為基礎種鴿使用。 注意這個詞,可能,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鴿子保證飛出成績。遇到合適的基礎種鴿,只是將自己以后飛出成績的概率提高了而已,并不是百分之百會出成績的,這個邏輯關系一定要理清楚。這樣也便于自己調整好心態(tài),用相對平和的心態(tài)來面對接下來的作育幼鴿,訓放以及比賽的全過程。這就是第一步,用子代的成績來鑒別種鴿是不是適合你要參加的比賽。相信我,沒有人能夠保證鴿子一定發(fā)揮,只能靠自己用比賽來鑒別。這是唯一科學有效的方法。 如果基礎種鴿的子代能夠順利比賽完畢的話,恭喜你,有了自己的活條種鴿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基礎種鴿的作用并不僅僅是出參賽選手的,它們存在于鴿棚的更大意義來自于生產出一代代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揮的自有種鴿隊伍。這就是第二步了,要用自己打比賽回來的鴿子繼續(xù)繁育。 可以引入其他鴿子也好,平輩互配也好,反正記得一點,出來的鴿子,比賽驗證可以順利完賽并能得獎的話,可以證明基礎種鴿選對了,就能以此為基礎,讓它盡可能地開枝散葉了。注意這一點,后代已經經過了比賽驗證的基礎種鴿,一定不要輕易淘汰。明白了這一點,你也就會明白為什么基礎種鴿難找的原因了。沒有誰會愿意把自己家里能夠贏錢的鴿子輕易出手的,也就是說你輕易可以得到的鴿子,大概率是原鴿主淘汰或沒有什么把握的,如果你拿著這種鴿子做基礎種鴿的話,只能自求多福了。事事皆有可能,沒準兒您的運氣就是比別人好呢,哈哈哈。 說完了前兩步,相信您已經有了自己能夠穩(wěn)定歸巢的鴿子群體了,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自己所參加的比賽來選擇合適的鴿子出賽即可。有的鴿子真的能場場得冠軍,遇到這樣的鴿子,真的是能羨慕。大部分朋友可能沒有這么幸運,有的時候就是差了那么一點,鴿子就是沒進有效名次。這個時候最考驗一個人的定力,很多人就是放棄在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時刻,如果知道再堅持一下就能成功的話,相信任何人都不會輕易放棄。 網絡上能夠看到很多人因為一場比賽輸了就砸了鴿子窩,將所有的鴿子都摔死。這樣的極端例子絕不少見,這就證明了自己的定力不夠。賽鴿的本質是賽人,而且人的作用可能占主導性的。一場比賽的失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輸在哪里,不從自身找主觀原因,全部都推給客觀原因。本身就是一種幼稚的表現,這就是第三步了。 鑒鴿最后是看人。一個人有戰(zhàn)略定力,就能矢志不渝地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斷完善自己的鴿系,持續(xù)不停的學習先進的養(yǎng)訓經驗,最終才能得到一個不留遺憾的結果。他的成績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的內心一定是無可畏懼的。這樣才能達到鑒鴿終極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