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小禹鴿棚看了一下鴿子,順便把小灰雄送去,換回來了保姆鴿,準備為陳哥即將送的鴿蛋做好準備。準備比賽的鴿子都在換毛中,其中有幾個看起來的狀態(tài)不錯的?纯捶N鴿的配對,已經(jīng)做好了后續(xù)調(diào)整的準備工作,就等10月份比賽結束以后就開始,該淘汰的淘汰,該降級的降級。不能心慈手軟了,心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其他鴿子不公平。
回來的路上,聽了一個節(jié)目,講的是歷史如何書寫,其中講到了袁崇煥是為何被殺,期間的曲折竟然在史書中都有或明或暗的記載,這個人可能是生不逢時,但是最重要的是在崇禎最關注的幾件事上竟然都辦錯了。第一,擅殺毛文龍,此事是為了求和后金,自毀長城,幫助后金解決了后顧之憂,所以間接造成了北京之圍;第二,馳援北京之圍不利,甚至要退兵入京城,這就犯了任何一位皇帝都應該有的忌諱,就是擁兵自重,擅離職守,甚至要擁兵入京;第三,資送后金物資,被抓把柄?尚Φ氖鞘爻敲蛯M桂中箭,所中的箭竟然是朝廷督造給袁崇煥的,這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最后明朝朝廷會審袁崇煥,所述其罪狀,均一一列明,并不冤枉他。后面清朝得國以后,為了順應大統(tǒng),將他塑造做忠義的典型,同時為了安撫前明百姓,并未丑化崇禎,但是為了邏輯通暢,又編造了皇太極反間計的故事。
另一個故事是關于國軍運輸大隊長的故事,其人經(jīng)常說的是:自余束發(fā)以來,即追隨總理革命,無時不以總理信徒自居。這句話甚至出現(xiàn)在他的遺囑中,其實這句話都是假的,時間不對,他追隨孫總理革命并不是束發(fā)即開始,也并不是一直以總理信徒自居。其人在蘇聯(lián)、美國等等列強之間反復無常,本質上還是一個跳梁小丑,只不過用各種手段,將了解其底細的異己或暗殺,或流放,從而得居大位,F(xiàn)在很多的學者以研究其日記來了解那段時間的歷史,何其荒謬。完全是緣木求魚罷了。
順便再多說一個故事,就是關于郭沫若。為了便于理解,用對比的方式來說,有個人叫吳清源的,龜化曰本,多年后,日本圍棋界訪華,周總理邀請吳清源來中國,沒說吳清源半個字的壞話,還保證吳清源能回曰本。
而郭沫若,在曰本多年,卻不肯龜化曰本,反倒在1937年大曰本蝗軍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后,拋下老婆孩子只身潛逃回國,參加抗戰(zhàn)。郭沫若是我黨成員,他得罪的,是鍋皿檔,所以,他是渣男,是無恥文人。
吳清源,沒得罪鍋皿檔,所以如今沒人說他一句壞話。另外,有個叫陳寅恪的,當年對自己的好友吳宓鼓吹“且抵抗必亡國,屈服乃上策”。如今,也沒人說陳寅恪怎么怎么著。所以,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郭沫若就是太不懂事,所以被稱作無恥文人。
說了這么多,就明白了一件事,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君子還講究和而不同,小人卻只會排斥異己,黨同伐異。
愿自己時時自勉,保持自己向君子看齊,最起碼不要出口傷人,給別人一點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