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養(yǎng)鴿養(yǎng)得很逍遙,主要原因是從物理距離上和心理距離上都盡量遠離了鴿界的鬧熱和喧囂,除了必要的接觸,其他的概不交流。 白巖松說:有時候,我們活得很累,并非生活過于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圍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曾幾何時,我也曾混跡鴿界,訪鴿友、聊鴿經(jīng),侃侃而談、喝酒飲茶,其樂融融、其情切切,心里不時被鴿友的真情實意所感動感染。后來我人生出現(xiàn)一些挫折,以前的所謂“鴿界好友”就現(xiàn)了原形,有詆毀奚落者,有落井下石者,有借機順手牽鴿者,行為之齷齪、舉止之卑劣難以想象。 好在灑家吉人天相,很快又走出困境,也悟透了“大悲大喜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這句話,從此遠離鴿界,閉門養(yǎng)鴿。 鴿界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偷摸順牽、坑蒙拐騙頗多,爛人爛事層出不窮。而我們都無法改變爛人的存在,無法改變爛事的發(fā)展。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tài)。 斷舍離最高境界:不糾爛事,不纏爛人。格局越大的人,越不會和爛人爛事、小人小事糾纏。 每個人的人生,都應(yīng)該有更有意義的事情等你去做。 瑪利亞·羅賓森說過:“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重新開始,但每個人都可以從現(xiàn)在開始創(chuàng)造全新的未來! 對于那些惡意的中傷,沉默是最好的武器,它比爆發(fā)更有力量。讓過去的過去,才會有新的開始。電影《公主日記》里有句經(jīng)典臺詞:“總有一天,我會成長,而你永遠是個爛人! 人這一輩子不過三萬多天。不糾纏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懂得斷、舍、離,讓自己過得更精彩,才能活得自在,活得從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