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在圖書館看到了一本書,是清代一部專門記載鴿子的書。全書共分六個部分:論鴿、花色、飛放、翻跳、典故、賦詩。 “論鴿”一章是專門介紹鴿子的習性、生態(tài)、羽色、飛翔、鳴叫、食宿、產(chǎn)地、療病等內容的,根據(jù)這章記載,我國養(yǎng)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花色”一章是專門介紹鴿子的名貴品種的,諸如什么靼靼、射宮、狗眼等近30多個品系,看來那時我國古代在鴿子品種、品系的的培育方面水平是相當高的;“飛放”一章介紹了鴿子的眼砂,諸如什么鐵砂眼、紅砂眼、金砂眼等,介紹了鴿子的羽色,諸如什么皂子、銀云串子、雨點斑等。其中有一段非常生動而且細致的描寫“此種六翎剛勁,直入云霄,鷹隼不能搏擊,故千里可傳書,無論羽、嘴、腳,睛有光彩、翅有骨力,即為佳品”;“翻跳”一章專門介紹了很多跟頭鴿的品種,諸如什么紫筋斗、鳳白頭等;“典故”則介紹了許多有趣的信鴿資料,現(xiàn)列舉一些,以饗讀者。 例一:傳說北宋年間,西夏國王元昊的軍隊在與北宋軍隊交戰(zhàn)時,曾利用鴿子來傳書。 例二:南宋初,大將曲端曾利用鴿子傳遞消息和召集部隊。另外,孔子的大弟子顏回的后代子孫曾經(jīng)彈傷一羽鴿子,發(fā)現(xiàn)其身上有一信函,原來此鴿是曲阜的地方長官郭禹所養(yǎng),用在戰(zhàn)爭或傳遞家書已經(jīng)17年了。還有明朝正統(tǒng)年間,有一羽鴿子因被大風雨擊落在淮陰教人捉住了,其腿上綁了一油紙封裹的信函,由信函的內容上判斷此鴿子是從北京飛來的,期間700多公里耗時3它,可見當時鴿子的飛翔水平已經(jīng)非常高了。“賦詩”記載了古代一些著名詩人,諸如李白、孟浩然、蘇東坡等贊美、詠頌鴿子的詩詞。 通過此書的閱讀,使自己對我國養(yǎng)鴿界的歷史概況,鴿子的起源、分類、用途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