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所謂專家說鴿子漲水嗉是肝臟發(fā)燒膨脹壓著斗縮管,讓喝的水下不去,導致積水。還說解剖鴿子一看,整個嗉囊沒有一處有發(fā)炎現(xiàn)象。但在肝臟上可以看出腫脹很歷害,也有些出血性通紅,甚至肝臟變得大小不一。這是嚴重的誤導和不負責任,其一什么是斗縮管,說是斗縮管有什么意義,那就是食道彎曲,在腺胃以上,腺胃后面還有肌胃,肝臟更在肌胃以后,心、肺更是占據(jù)了胸腔的主要空間,肝臟置于心肺之后,就是肝臟腫大(許多急慢性和中毒性疾病)怎么會壓迫的食管,看了他說的那肝臟是高射炮了,如何推導出被肝臟壓迫的結論?真的是瞎扯無知之大極。其二,嗉囊內壁的上皮細胞作為其細胞組織結構基礎,發(fā)炎癥是再正常不過的。其三,怎么能看到肝臟出血,呵呵肝臟不是紅色,難道是綠色不成?不了解正常顏色,就敢瞎說,嗚呼哀哉!無知!其四,疾病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不能拿單一的個例作全盤否定,或是按照自己希望的結果得出錯誤的結論。 因此有必要針對信鴿嗉囊的特點及嗉囊炎的防治進行細致說明。 鴿子的嗉囊很發(fā)達,且富有彈性,它的功能是貯存食物。 嗉囊分泌液沒有消化酶,僅起軟化飼料的作用,并且根據(jù)胃的需要有節(jié)奏地把食料送進胃內。 脊椎動物鳥類食管的后段暫時貯存食物的膨大部分,稱為嗉囊。食物在嗉囊里經過潤濕和軟化,再被送入前胃和砂囊,有利于消化。嗉囊有單個的,如鴿子、雞,或成對而橫位擴張,如鳩(jiū)。麝雉的嗉囊壁為肌肉質,對其中貯的粗糙樹葉,能起一定的機械磨碎作用。鴨和鵝雖無嗉囊,但食管在該處略呈紡錘狀膨大。鴿的嗉囊在育雛期間能分泌乳汁,稱" 鴿乳 ",用以哺育雛鴿。 一.功能介紹: 1.儲存食物:當食物充足且胃內充滿食物時,吞下的食物可貯存在嗉囊中,這樣能使鳥類一次取食更多的食物。 2.消化食物:堅硬的食物要在嗉囊內經過軟化膨脹的過程。嗉囊和食道內壁常具有較厚的上皮層,具有保護的作用。嗉囊內不分泌消化酶,有些唾液腺豐富的雀類常在嗉囊內儲存唾液以消化碳水化合物。 3.分泌嗉囊乳:鳩鴿類和某些鸚鵡的嗉囊可分泌嗉囊乳,并且雌雄都可分泌,用來哺育雛鳥。嗉囊乳是由內壁的扁平上皮急劇增值并形成充滿脂肪的非角質化細胞脫落,與半消化的食物混合而成。嗉囊乳的成分與哺乳類的乳汁成分相似,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都很豐富,與哺乳類乳汁不同的是缺乏碳水化合物和鈣質。 二.嗉囊炎的主要癥狀: 引起嗉囊炎的原因很多,由于突然更換鴿糧,一時讓鴿子難以適應,或者因鴿糧腐敗、霉變等。同時某些慢性疾病或傳染病也誘發(fā)本病。鴿子的主要癥狀體現(xiàn)在嗉囊膨大,內部充滿黃白色液體,手壓有波動感。將病鴿倒置時,口中流出難聞的液體,故又稱“水嗉’;也有的病鴿嗉囊中充滿氣體,明顯腫脹,又稱“氣脹”。本病除嗉囊有明顯癥狀外,病鴿早期還會出現(xiàn)食欲減退或廢絕,羽毛蓬松、 精神不振、叫聲沙啞、虛弱無力、嘔吐、流延不止、有時下痢,還會出現(xiàn)流鼻涕、眼睛腫脹、呼吸困難等癥狀。 三.嗉囊炎的治療方法: 1.鴿嗉囊炎阻塞早期可以用溫熱的生理鹽水或溫熱的熟水吧(溫度保持在40攝氏度)。方法是倒提鴿子輕壓嗉囊讓嗉囊里面的液體流出,然后用長嘴球型注射器將溫水注入嗉囊,50毫升左右,輕輕的按摩嗉囊,讓液體流出,重復幾次。然后給嗉囊里注射5%小蘇打20毫升。 2.手術法:嗉囊里積食量大形成硬嗉,把手術部位的毛拔掉,切面用1%的碘酒消毒,然后用75%的酒精脫碘,切開皮膚將嗉囊置于皮膚外,大約4~5公分,切開嗉囊大約2公分。取出內容物,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縫合嗉囊與皮膚,皮膚外涂以紅霉素軟膏。手術后禁水禁食12H,12小時后飲用電解多維與葡萄糖水,第二天再喂少量的谷物。 四.預防措施: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合理的搭配鴿糧,投料時做到定時、定量,不喂發(fā)霉變質的鴿糧。 2.保證飲水的清潔衛(wèi)生,促進飼料的消化吸收。 3.為了促進嗉囊機能恢復,在飼料中適量的加入多維和魚肝油制劑。 原發(fā)病的治療才是鴿子恢復體能的關鍵,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療。如《靈樞.五變》中說“肉不堅,腠里疏,則善病風……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痹,……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痹”這就說明了鴿子的體質對疾病的應答是不一樣的,鴿子體能好了就不容易感染疾病,良好的飼養(yǎng)與管理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