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友的日記《中短程賽鴿的喂食量》。中短距離比賽熱潮聚起,各大城市異常火爆以及公棚大獎一浪高過一浪的實際情況看,中短距離賽愈來愈受鴿友歡迎。如何贏得中、短距離的比賽,喂食量的多少也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我們知道一只消化功能正常的賽鴿不可能在半天內(nèi)將滿漲的嗉囊食物全部消化、吸收掉。而是大部分存在體內(nèi),包裹在嗉囊、胃、腸道中進行“逐級處理”,而且恰恰短程比賽,半天就解決完畢了。就說300公里的比賽吧,各地大都是以汽車運輸為主,一般晚上集鴿,次日天亮放出,正常情況下,從集鴿到開籠放飛,大都能在10~12小時之內(nèi)完成整個賽程,快者在10個小時之內(nèi)從報到排序就全部結(jié)束了,而這10個或10多個小時中,在這種特定的情況下,賽鴿只能消化掉飽食量的一半,開籠后賽鴿還得負重飛行,而負重飛行的賽鴿必然要支付超常的動力,才能使抵抗空氣的阻力和地球引力的系數(shù)與自身的重力系數(shù)和競阻力系數(shù)保持相對速度、田徑運動員為什么賽前進食與上場比賽需要一定的時段,為什么只穿背心和短褲,就是要考慮到身體健康和自體負重進行的重要原因。如果你給賽鴿吃得嗉囊鼓鼓的,幾個小時后放出它若還有20克左右的多余重量,在這種情況下賽鴿非但速度不能提升,而且歸巢后明顯有疲勞或隨之極有可能引發(fā)嗉囊炎、腸胃疾病或其他疾病。
從飛行時間上分析,300公里的比賽,最快的飛行速度已打破了3個小時,一般從放出到見鴿報道通常都在4個小時以內(nèi)。由上述因素分析,集鴿參加300公里的短程比賽,給選手鴿喂三分之一的食量,500公里的比賽,給選手鴿喂三分之二的食量最合適。水可以自由飲足,無需再人為注補。這樣的飼喂量在集鴿,運輸途中就已被消化吸收,該排出的也已排完,此時你的選手鴿已經(jīng)沒有額外的負重,真可謂是“輕裝上陣”一身爽,發(fā)揮起來肯定會如魚得水,優(yōu)勢盡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