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應該是十來年中唯一的一個與鴿子比賽沒多大關系的國慶節(jié)。 前日,去了成都的大熊貓繁育中心。 人潮洶涌、堵塞不通;熊貓、浣熊、天鵝孔雀之類的動物的可愛自不多言。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動物們的淡定自若,已然對喧囂嘈雜的環(huán)境極其適應。 野性失去的背后,是環(huán)境的造就,是人為的驅使,是動物為了適應環(huán)境而生存下去的必然選擇。 達爾文同志曰:天競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聯(lián)系到賽鴿上,就是鴿友要去適應賽制。 中國的賽鴿賽制的主流已然清晰: 中距離、幼鴿賽、多關賽。 標尺確立,如何造化就看自己。 選擇啥賽鴿品系血統(tǒng),運用啥種養(yǎng)訓手段模式,都考驗著鴿友的智商。 《詹森育種原理》最有用的一句話:觀千劍而識器。 看高位的鴿子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高位鴿子的共同特點。然后自己在實踐中去培養(yǎng)繁育這種類型的鴿子。 其實很多鴿友(包括我自己)的問題在于老想找捷徑,老想另辟蹊徑,于是,走著走著走到了岔路上。 正所謂:賽鴿很單純,復雜的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