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腳步?jīng)]有停留,炎炎夏日已然到來,短短3個多月的育雛工作基本完成,辛勤的養(yǎng)鴿人終于可以卸下沉重的負擔,有了一些喘息的機會。 我今年自己作育幼鴿,目前除了淘汰的,共有27羽幼鴿,絕大部分已經(jīng)開家,剩下3枚明年春賽的特比環(huán)也很快結束,總算可以緩解一下了。數(shù)量與自己的計劃相符,總數(shù)40羽以內(nèi),在下面的幾個月里還會有淘汰的,數(shù)量還會縮減。 今年是自己第一次作育鴿子,雖然都是賽績鴿,而且很年輕,但是遺傳如何?心中沒有底,也是摸索。養(yǎng)鴿子也不是一時的事,必須自己親力親為,慢慢積累經(jīng)驗,這是一種歷練和探索。依靠別人獲得的成功總不是長久之計。 春節(jié)過后,我開始琢磨著每一只鴿子,盤算著如何配對,堅持“賽績、穩(wěn)定、抗逆性”的標準,當然要考慮速度狀況,期待著理想的結合,育出健康優(yōu)秀的小崽子。人為的配對,想法多,疏漏是必然的,結果不可能都如己所愿。 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第一批雛鴿孵化了,到分棚時,上手感覺,有些幼鴿充實硬朗,相對較好;有些幼鴿綿軟無力,結構較差,只能淘汰,老鴿子也淪為保姆。重點的幾對繼續(xù)作育。原先的配對在實踐中被調(diào)整了,種鴿對子少了,保姆鴿子多了,出鴿的速度慢下來,原本種鴿就少,每對種鴿基本上都作育了三輪才搞定。 由于時間拉的長了些,幼鴿參差不齊,開家難道加大,一點也不敢麻痹,只能按部就班,步步為營,從分棚到站籠,從出棚到家飛,每個環(huán)節(jié)慎之又慎,好在幼鴿沒有什么損失,目前只丟了2只小環(huán),較往年要好些。 家飛的幼鴿開始有老鴿參與其中,較好地保障了幼鴿不游棚,但是,家飛不怎么給力,現(xiàn)在逐步把老鴿子移近種鴿棚,幼鴿的家飛稍有改觀,慢慢來吧。 養(yǎng)鴿無止境,事情做不完,要學和要做的事情很多。接下來重點是家飛、防疫和路訓,這個過程既顯得漫長,也感覺很快,充滿了期待和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