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鴿子是我的一個愛好,算算時間也不算短了,以前養(yǎng)是不比賽的,但是一直與打比賽的鴿友交流,也體會到養(yǎng)出成績并一直保持下去是多么的艱辛。自己真正參加比賽是從14年開始的,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由最初的全軍覆沒,到今年的逐步提高,承受了失望悲傷,再到如今的一點小小的成就感。把這三年的養(yǎng)鴿過程與大家交流一下,看看是否對有的鴿友有所啟發(fā)。 我是陽臺棚,注定鴿子不能養(yǎng)很多,多了不光鄰居,自己都承受不了,所以一對種鴿最多出三只小鴿子用來比賽,這樣做有些鴿友可能不認可,但我認為,好的種鴿即便是不能保證出的鴿子都能取得名次,但最起碼的歸巢要基本保證,一只雄鴿換過兩到三只雌鴿,子代放不到三次五百當天歸巢,無論多好的血統(tǒng)堅決讓他出局,不要用僥幸的心態(tài)給鴿子找理由,那樣你會越飛越慢。14年的比賽,我送了五只鴿子,打到三百剩兩只,進入五百一只不剩,這時候就有了以后不參賽的想法了,打擊太大了,種鴿都是五百歸巢的鴿子,自己養(yǎng)的也不算多,真的是用心去養(yǎng)了,可是結(jié)果太失望了,狠下心種鴿全部出局。15年從新養(yǎng)了幾只種鴿,同樣的養(yǎng)法,同樣的環(huán)境,放了三只全部歸巢,雖然沒有進入名次,但我知道這是種鴿的作用,也就是大家都認可的鴿飛一滴血的真理。15年的這幾只種鴿,出的子代平均不到兩只,但歸巢率達到100%,16年繼續(xù)檢驗這兩對種鴿的子代(三只),歸巢率還是100%,有一只還飛進了名次,(越飛越快日記提到)同窩雄放五百也歸巢了,我覺的這不是有些人說的巧合,碰巧出了這兩只鴿子都歸巢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我前幾篇日記里看看。
我是四樓上面有五樓,鴿子每次開家很不容易(以前沒有起落臺,后來裝的),我的起落臺就80厘米長,太大了鄰居有意見,每只小鴿子學會飛,基本都要經(jīng)歷先掉下去,再飛上來的過程,這樣丟了不少小鴿子,因為他們練翅膀,一個后退就掉下去了,有的掉到二樓護欄上(三樓沒護欄),有的直接掉地下了,所以后來我要一直盯著,掉下去了趕快去找,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凡是那些掉下去急著一點一點往起落臺飛的小鴿子,日后一般訓放都能回來,說明他的戀家性好。掉下去找個地方休息的,不急著回家的那些,一般都沒有好的表現(xiàn),14年到今年很多這樣的鴿子自己私訓就不見了,還有的眼瞅著家飛呢,離開自己的視野一會,就再也看不到了都是這種鴿子。今年歸巢的兩只鴿子,一只雨點,一只垃圾灰,從小到成年,身體一直就是一種狀態(tài),不胖不瘦,小鴿子剛上天身體會瘦很多,這兩只鴿子基本沒變化,可以作為淘汰幼鴿的一個參考。
養(yǎng)出成績并保持下去真的太不容易了,大家只把養(yǎng)鴿當成一個愛好,用這種心態(tài)去養(yǎng)鴿子,我期待的你的鴿子會越飛越快!
三只歸巢鴿,最下面的是垃圾灰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