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小朱把我們的寄養(yǎng)棚收拾得利利索索,器具也基本置辦齊全,團隊的力量已經(jīng)顯示出來了。今晚下班后,就準備把我們仨人的第一輪小鴿子移進去,大概可以有20羽左右入棚,牧鴿的日子就此開始。 天路寄養(yǎng)棚共有7座獨立鴿棚,在我們這地方,目前算是條件最好的棚了,又設(shè)在湟水公園里,環(huán)境沒得挑,停車、住宿、娛樂、餐飲、庫房等等必需硬件一應俱全,綠樹環(huán)抱,河水繞園,非常的清雅幽靜,院里還有一大片菜地供大家種植采摘,完全能夠起火做飯。等到盛夏來臨,六個棚的弟兄們可以時常湊在一起,燒烤、手抓、冰啤、青稞、吹牛,怎么帕提都高興。 鴿子在天上,我們是對手;鴿子進了棚,我們就是滋味相投的哥們。無論最終的比賽結(jié)果是什么,這個夏季我們很開心卻是肯定的。 不過遺憾還是有的,原本計劃鴿子主要由我和小朱來操心,誰承想,我們單位今年春節(jié)之后,上下班開始要求大家刷臉,并且和手機微信綁在了一起,出門必須請假,如果想開溜,離開辦公樓200米之后,系統(tǒng)就會顯示你脫崗了。再有8個月就退休了,一輩子老老實實,不想在上班與脫班的問題上讓人家說什么,所以小朱就更辛苦了。 胡老先生的臉面 胡本海爾比鴿系,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發(fā)揮突出 16年12月昌平400公里6名(令狐沖直孫、東方不敗曾孫) 六名跑我家了(尾號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