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您一再向我咨詢是否可以養(yǎng)賽鴿,小弟在此把我的心里話告訴您。當面和電話里有些話我不是很好意思說出口,因為總有其它鴿友在場,我實在不方便和盤托出我的建議。我不是一個喜歡否定別人觀點的人,因為每家鴿子不盡相同,所以各種方法都有成功案例。您的零成本訓放與我的秋賽訓放經(jīng)驗
您的工作性質決定您的訓放成本為零,這是您節(jié)省訓放成本的前提條件,每年秋賽您至少能節(jié)約近萬元的訓放費用。但您完全沒有訓放經(jīng)驗,這是您現(xiàn)在的劣勢。我的秋賽當年鴿訓放經(jīng)驗尚可,我不認為我的春賽訓放經(jīng)驗值得您借鑒。所以,在這里我只談我的秋賽當年鴿訓放經(jīng)驗。
幼鴿記不住自己棲架的我都淘汰掉,因為即使不淘汰最終也是放丟了。第一次路訓時間取決于幼鴿家飛狀態(tài),打開鴿棚出口小鴿子瞬間“噴出”的狀態(tài)持續(xù)一周就可以路訓了。我的起訓里程為15公里,這個距離對我來說還不足以出城,而對你來說已經(jīng)出城了,因為我所在城市畢竟比你所在城市大些。建議你第一次路訓盡量也不要出城。
15公里路訓,幼鴿到家通常不會立刻降落,因為太近了,幼鴿沒飛夠呢。給幼鴿養(yǎng)成生物鐘,到了早飯的開飯時間,幼鴿自然就進棚了。當幼鴿15公里飛行時間縮短到10分鐘時,就可以延長訓放距離了。15公里訓放沒有固定的次數(shù)限制,第一次訓放如果10分鐘還巢,那第二次就可以延長訓放距離,反之亦然。
我通常15公里訓放結束會訓放50公里,當50公里還巢時間縮短至半小時即可延長訓放距離。我通常的訓放里程是30、50、80、120、180、300.延長訓放距離的依據(jù)為上站時速達到100公里,即分速超過1670.想達到這個速度,氣象條件是決定性的。晴朗的好天氣,在六點開籠很容易達到這個速度。如果短距離訓放達不到這個速度,比賽是很難進獎的。
很多人通常都是比賽前一個半月到一個月開始訓放,我認為沒必要訓放時間那么晚。我通常是拿30、50、80、120來代替早晨家飛,所以我從來不做強制家飛,我也沒有強制家飛的水平。
我通常是在開賽前一個月已經(jīng)訓放到300公里了,之后跟著俱樂部的車訓放,目的只是為了讓鴿子習慣放飛車的生活。
親和力訓練方法
關于親和力訓練的初衷是因為我認為賽鴿首先是我的寵物,既然是寵物必須和我建立起足夠好的感情,見人就怕的鴿子我不喜歡。在一個鴿友家,親身經(jīng)歷過親和力不好對地方賽的影響。鴿子回來,在天上看到鴿棚附近有人,根本不敢落。最后沒辦法,主人躲到了木頭堆底下,鴿子才落。如果正常降落,他的鴿子就是400公里冠軍。耽誤了18分鐘,他的鴿子還排在第四名。
訓練親和力我走過彎路,直到兩年前才明白親和力一大半是遺傳決定的。有些鴿子天生親和力就差,任憑你餓死他也不敢到你手里吃東西。親和力訓練需要大量精力和尊重鴿子情商,缺一不可。
您總是好奇為什么在比賽時我把電子踏板拿在手上,而不是安裝在降落臺底下。我早就注意到了當你看到鴿子回來落在我手上時你眼神中的震驚和好奇,這并不難做到,只要你拿鴿子當家庭成員。
當初剛剛開始接觸賽鴿時,有很多前輩告訴我“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的經(jīng)歷告訴我“為財而死的人是最愚蠢最懶惰的人,為食而亡的鳥類物種早從地球消失了”。鴿子吃的東西并不罕見,如果只是為了果腹,那么鴿子沒必要幾百上千公里的當天飛回來。鴿子還巢除了本能還有對家的眷戀,對家的眷戀一定是主人一點點培養(yǎng)出來的。
從幼鴿睜開眼開始,每天都拿在手里玩幾分鐘,讓他們從小就習慣和主人接觸。當下窩后,他們通常會在第三天徹底接受主人忘記父母。在變聲期之前的幼鴿基本處于“有奶便是娘”階段,當變聲期結束后,小鴿子會徹底記住自己的主人。聰明的鴿子,會記住自己的名字和服從簡單的口令。
在養(yǎng)賽鴿之初,特別羨慕軍鴿的訓練水準。一個手勢加簡短口令,軍鴿就會做出相應動作,F(xiàn)在不再羨慕了,因為我也做到了。有的鴿子在棚里誰都行,出了棚就誰都不認。但,即使如此,總比主人進棚鴿子就開始躁動要好很多。
軍鴿如果親和力不好是很麻煩的,帶著緊急軍情回來,就是不肯進棚,那為了情報不得不在鴿棚周圍埋伏狙擊手。一旦沒打準,還把情報打碎了,真真是叫人好尷尬。
另外,親和力好的鴿子我個人認為都不太適合送公棚。因為這種鴿子搶食能力都差,吃不飽吃不好就習慣性的找主人。如果送公棚,我建議還是養(yǎng)一群毛躁好斗的鴿子好些。
關于選種
我選種鴿更傾向于已經(jīng)被證明的,但這種鴿子并不容易買到。我買的種鴿中只有一只是被證明過的,這只雌鴿無論和哪只雄鴿配,子代無一丟失,且全部進獎。這種鴿子未必很貴,因為每個人對鴿子價值理解是不同的。
我的鴿友中,有種鴿均價近百萬每只的,也有種鴿均價千元左右的。看結果,投資兩千萬的鴿棚并沒比投資二萬的鴿棚盈利更高。我有一只鴿子花六千買的,如果這只鴿子是歐洲的鴿子,身價我相信不會低于200萬。因為這只鴿子成績太恐怖了,2006年的鴿子,2012年依然在飛比賽且依然可以摘金奪銀。在一些賽鴿運動發(fā)達的中小城市,這種鴿子并不少。
當初為了選種,我走過很多中小城市,這些地區(qū)鴿友的財富水平和炒作能力決定了他們的金子賣的是砂子價。去這些地方選種,物美價廉。
盡量不要成對買種鴿,因為很少有人會把黃金配對賣了。買兩只連續(xù)參賽三年以上且穩(wěn)定還巢的雄鴿,再買這樣水準的雌鴿兩只。之后,再配上兩對替窩就足夠了。真的沒必要弄一大群,耗精力還管理不上去。
我的鴿友中,有的光是外環(huán)鴿子就不下300只,每年出近千只幼鴿,但他們真的不盈利。不是鴿子不好,而是太多了,管理上不去。建議他們賣掉一部分,看哪只都舍不得賣。只只根正苗紅,出身顯赫,子代都有飛過好成績的,也都出過大量天落。鴿子多了,再想出好成績就難了。鴿海戰(zhàn)術其實贏的是自己的錢。
關于鴿棚建設
無論歐式棚還是臺式棚,適合鴿子的才是最好的鴿棚。我的賽鴿棚是受蘇維啟發(fā),蘇維是貝克詹森育種人。我的賽鴿棚很小,這有利于鴿子和主人交流以及避免鴿子在棚內的精力消耗。小棚里的鴿子,基本吃完東西就都上棲架了,不會在地上追逐打鬧。
關于參賽
如果沒時間飛地方賽,那就只能交公棚了。賽制相同的公棚,每只一萬參賽費和每只八百參賽費差距只是錢本身,鴿子并沒有本質上的優(yōu)劣之分。如果你經(jīng)濟條件允許,當然你就可以挑參賽費貴的公棚交。
地方賽盡量選擇“擇天氣開籠”的協(xié)會和俱樂部,這樣的比賽偶然因素小,成績可期。惡劣天氣比賽,偶然因素太大了。鴿子畢竟不是海鳥,沒那能力和狂風暴雨抗衡。
就先寫這么多吧,等你選到種鴿了,我再詳細告訴你如何調理鴿子和用藥?傊,賽鴿行業(yè)能不進來盡量別進來,這不是一個容易成功的行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