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售服務:銷售一組:13311209778(微信.電話同號)加上有驚喜! 銷售二組:17710623780 QQ:2639033413、 匯款賬戶:農(nóng)業(yè)銀行:6228480010712906717、戶名:王麗華 支付寶號:13261921339
【產(chǎn)品名稱】翼冠.超級巴拉米哥+腺病毒基因工程水劑滅活疫苗 【成分含量】本品含滅活的PHV1型毒株≥108EID/0.1ml 【性 狀】水劑,有少許棉絮狀菌絲沉淀 【功 效】用于預防信鴿巴拉米哥、腺病毒的感染
【注意事項及建議】 使用前應將疫苗回溫至25℃以上方可使用。 使用前及使用中均須充分搖勻疫苗。 疫苗瓶開封后應一次性用完。 在疫苗接種前1天和后7天內(nèi),不要強制家飛。 第一次接種30天后1-6個月內(nèi),綜合各種情況,可選擇二次加強接種。 疫苗接種順序:應先接種沙門氏類或水劑疫苗,7天后分部位接種其他疫苗。 疫苗不得凍結,建議貯藏溫控在3-8℃;可在常溫(20℃左右)無專業(yè)溫控設施條件下避光貯藏,在30天內(nèi)不影響效價。 【保護期與效價】有效保護期半年至一年,有些抗原可產(chǎn)生終生免疫。接種疫苗3天后逐漸形成抗體,20天左右效價至峰值,180天后逐漸衰減。 【不良反應】一般無可見的不良反應。 【規(guī) 格】30-40羽份/瓶(10毫升) 【有 效 期】24個月 【儲 藏】在3-8℃冷藏保存 【研發(fā)生產(chǎn)】 臺灣.國立中興大學鳥禽類演化與基因體研究中心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yī)教學醫(yī)院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科技發(fā)展中心 【冠名企業(yè)】臺灣.億冠貿(mào)易股份有限公司
翼冠信鴿疫苗由臺灣國立中興大學獸醫(yī)教學醫(yī)院、中興大學鳥禽類演化與基因體研究中心、中興大學生物科技發(fā)展中心研制,臺灣億冠貿(mào)易商行總承銷。 二十多年以來該聯(lián)合機構秉承“卓越、創(chuàng)新、服務”的宗旨為臺灣地區(qū)凡賽爾、凱邁特、群翔、耐久能、伯仲、百鳥康等賽鴿醫(yī)院、信鴿事業(yè)團體和大眾鴿友做信鴿、觀賞鳥臨床上的治療、化驗、生物病毒采集、生物制劑研發(fā)、藥敏毒理實驗等服務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病例資源和病毒毒株,為后續(xù)信鴿疫苗的研發(f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強烈建議1】與四聯(lián)細菌蜂膠不活化疫苗組合使用,構筑全面(菌毒)立體防御體系! 【強烈建議2】疫苗防疫前、中、后,用免疫肽或衛(wèi)健肽(病毒轉移因子,俗稱疫苗伴侶)飲水可填補“免疫空白期”,增強疫苗效價,降低孱弱個體或病菌、病毒隱型攜帶鴿的應激反應!
【專家聲音】臨床上常見的鴿新城疫、腺病毒病、皰疹病毒、圓環(huán)病毒、鴿痘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對信鴿危害相當嚴重,而且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巴氏桿菌、支原體、衣原體等細菌性疾病常常是伴隨或繼發(fā)于這些病毒病,造成病毒與細菌的混合感染,形成綜合的瘟疫癥狀,極度影響著信鴿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對于這些傳染病,特別是病毒性疾病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就是做好預防接種工作,防患于未然,筑起一道“防御墻”,以控制它們的發(fā)生。同時,如果也做好細菌性疾病的預防接種,那么這道“防御墻”就會更高、更牢固,病毒、細菌這些病原體就會遠離我們的愛鴿。
參考資料
1病原癥狀、傳播特點 ◇ 鴿瘟抗原囊括涵蓋了鴿Ⅰ型副粘病毒、家禽VI型副黏病毒、飛鳥VII型副黏病毒的滅活毒株。上述病毒不同年齡、品種的鴿都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感染途徑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統(tǒng)和眼結膜及創(chuàng)傷。 ◇ 典型的鴿新城疫(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熱性、接觸性、敗血性傳染病,以腹瀉和脊髓炎為主要特征。在鴿群中有時會呈流行性爆發(fā),有時則零星發(fā)生,其典型特征有下痢、頭腦震顫,單側或雙側性腿麻痹,后期病例為頭頸歪斜。 ◇ 由腺病毒感染引起之急性傳染病,也稱為"幼鴿下痢癥"是近年來引起賽鴿急性嗉囊炎、腸炎的元兇,令鴿友深為所苦,腺病毒常與大腸桿菌或球蟲混合感染發(fā)病,每年的2-7月是主要流行季,本病全年度皆會感染發(fā)病,尤其好發(fā)于春夏冷熱交替,鴿車訓練緊迫階段傳染速度快。鴿子精神差,綠、白水便,會嘔吐,羽毛松亂,翅膀下垂,墻角兀立。 ◇ 鴿瘟加上腺病毒混感往往伴隨大腸桿菌病、衣原體病等病時,鴿群抵抗力下降,可導致疫病暴發(fā)。新疫區(qū)來勢兇猛,發(fā)病率100%,死亡率80%以上... 2剖檢癥狀:鴿尸明顯脫水,眼睛下陷,皮膚及脛部干皺,羽毛尤其肛周及后腹區(qū)羽毛常粘有黃綠色或污綠色稀糞。剖檢時因皮膚失水干燥而較難剝離,頸部皮下廣泛性淤斑性出血,色紫紅或黑紅,有的呈彌漫性紅色;顱骨頂端常有出血斑,腦膜充血、針尖大點狀出血;肝腫大、斑狀出血,腺胃、肌胃交界處條紋狀出血,腺胃乳頭出血,肌胃角質(zhì)下斑狀充血或出血;小腸漿膜充血,粘膜彌漫性出血;少數(shù)病例喉頭、氣管粘膜充血或出血,有的腔內(nèi)充滿黏液或干酪樣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