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賽鴿強豪“波城皇帝”――記漢斯-西格穆勒鴿系(2)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德國賽鴿名家西格穆勒先生在北京訪問記》
2007-8-29 來源:賽鴿天地 作者:盧春江
一提起西格穆勒先生對大多數(shù)北京的鴿迷來說并不陌生。他曾經獲得95北京愛亞卡普翠微國際公棚500KM幼鴿賽亞軍。另外,在96年《賽鴿天地》總6期,話說世界著名鴿舍欄目下有專門的文章詳細的作了介紹。他是三項國際賽的冠軍,是遠程賽的高手。當我們得知西格穆勒先生96年10月將來京參觀訪問時,就請他來給鴿友們講一講,他很高興,馬上電傳了要講的內容,并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96年的深秋時節(jié),在首都師范大學工會禮堂,我們請來了德國著名養(yǎng)鴿家西格穆勒先生和米西先生為我們做精彩的講座和鑒鴿指導。這次活動是由京維種鴿場,德國裕寶銀行共同贊助的,對此廣大鴿友深表感謝。參加這次活動的有大連,廣西,武漢和北京的鴿友。由于場地有限沒能邀請更多的朋友參加,今借賽鴿天地一角向廣大鴿友匯報一下活動情況,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西格穆勒先生感謝大家對他的邀請,聽說有些朋友從其它城市趕來參加這一活動,他非常高興,他想主要圍繞中國鴿友提出的一些問題講個人在養(yǎng)鴿方面的經驗,怎樣培養(yǎng)長程賽鴿,品系的選擇,在育種過程中是如何選配的,如何訓練如何鑒別它是長程中短程賽鴿,怎樣看鴿子的好壞等談一點個人體會。
西格穆勒:我的鴿子來源于德國科隆的威吉尼斯的長程鴿和比利時的哈貝尼斯系的長程鴿。在配種上絕對不可以用長程鴿配中短程鴿,中短程鴿血系的摻入將會影響遠程鴿的耐力和韌性。我的觀點是:選擇在血緣上有親戚關系,在家系上有連帶關系的鴿子去交配,舉一個例子,我有一羽鴿子在國際大賽上取得了很好的名次,如果它是一羽雌鴿,我就選它的平輩與它的母親所做出的回血雄鴿再與其交配。通過培育以后的第二代鴿檢驗選配效果,其中有一點我堅信不疑的就是一定要用最好的配最好的,我每年都要到比利時,荷蘭去買一兩羽歐洲最好的鴿子。把這羽鴿子的血統(tǒng)溶到我棚里去以保持我的競翔成績。今年我在比利時買下了國際賽的冠軍和第八名,在荷蘭也買了幾羽,這樣做為了不通過雜交提高競翔能力,在交配過程中當血統(tǒng)關系太近時只能留種用。比如我的馬賽冠軍和波城冠軍都是一個家族里的鴿,如果我用波城的女兒配馬賽的叔叔其后代就不能比賽了,因為體現(xiàn)家族的東西太多了。這時我只能從外面選一羽非常好的鴿子與它們交配,這樣就可以參加比賽了,我一般喜歡用外血占1/4的鴿子去比賽。
在如何鑒別鴿子方面穆勒先生講:遠程鴿和中短程鴿是有區(qū)別的,大家都清楚鴿子短跑和長跑的運動員一樣,他們的身體結構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中短程鴿的體形較大一些,握在手里感覺其肌肉比較豐滿,骨骼比較堅硬。遠程鴿大體形的比較少,握在手里感覺非常輕,肌肉不豐滿,性情比較順,當看完這后把鴿子放下它并不馬上驚飛,而是站在原處。
對于幼鴿來說首先保證其種鴿在健康的狀態(tài)下產蛋,所產蛋的外殼要光滑形狀要標準不能有缺陷,小鴿出來后羽毛要光滑身體要飽滿,對小鴿子主要是注意它的健康和發(fā)展趨勢,幼鴿裝籠訓放往往是比較危險的,由于其自身未發(fā)育成熟抵抗力較小容易感染傳染病,弄不好會殃及全棚,這一點大家要特別注意,中短程鴿發(fā)育狀況的變化比遠程鴿要明顯,遠程鴿在半歲到一歲時往往體現(xiàn)不出其實力,沒有一個人能在幼鴿兩條時就可以正確判斷其將來能否成為一羽好鴿子。
當有人問如何看鴿眼時穆勒先生答道:我偏愛什么樣的眼睛,首先我要知道它上一代是什么樣的,仔鴿與上代的眼睛越象我就選擇它,從顏色上我偏愛色素比較全的,如黃眼帶一些黑色素,淡黃眼中有一些放光的東西我也喜歡,但是如果我看不到上代很難說它好壞,如果你喜歡看眼睛,我建議你不要去看顏色和結構,而是看鴿子眼睛的神態(tài),當你進入鴿棚后是你看鴿子,還是你到那里鴿子總是盯著你,好鴿子從其神態(tài)上是可以辨別出來的。我對參賽鴿的眼睛的顏色和結構不重視,我的賽鴿有黃眼的有沙眼的。但是在選種時我則是要選結構顏色都象原種鴿的眼睛,而且越象越好,在用外系鴿與本棚鴿雜交時其眼睛的要求越接近自己鴿系的越好。關于瞳孔我認為作為種鴿和賽鴿都是小一點的好些。大部分好的鴿子瞳孔都偏小,但是大瞳孔的也有好鴿子,不是絕對的,關鍵不在眼睛而是大腦聰明不聰明。
在如何選種和培育賽鴿的問題上穆勒先生說:一羽種鴿的價值只有在了解上代家族,并觀察其在外觀上是否象家族中的優(yōu)秀成員,才可以判定。當不了解其家族情況時要斷其好壞是比較困難的,也是沒有把握的,另外好鴿子配好鴿子是能培育出好鴿子和不好鴿,本身條件就不好的鴿子是不會出好鴿子的所以我再三強調一定要用最好的配最好的,我的做法是引進一羽好鴿子與我的系統(tǒng)中的最好的交配,通過放飛進行篩選,將賽績和外觀不符合要求的全部淘汰,選其中最好的再回配到我的系統(tǒng)中去,使自己的血統(tǒng)占3/4用這種方法來提高競翔力和保持我的品系,還有要注意的是一個黃金對所出的鴿子也不是每羽都好,假如出十羽小鴿其中可能只有兩羽是最好的,兩羽是較好的,剩下的就不行了。如果想試一對種鴿是否合配,我認為應當出上二至三窩只出一兩羽是不能判定其合配不合配的。這時一定要保證這對鴿子的雌鴿沒有與其它雄鴿交尾,最好單獨關在一起,有一個足夠大的空間,以保證高質量的遺傳,另外對于這一題我的認為沒有人能夠在不了解鴿子的體系血統(tǒng)的前提下就能夠指出某鴿與某鴿相配可以出好鴿子,只能通過試驗,只的在血系非常清楚的情況下才能講這種話。
在培育賽鴿時兩羽種鴿的眼睛要色彩豐富一點,不要太相似,要有一些差異,在體形上不要用很大的配很小的,那樣出來的鴿子要么很大要么很小,用體形均等的相配。
種鴿是通過近親交配來培育的,穆勒先生主要采用隔代回交的方法,如祖孫配,其它的方法用的不太多。如兄妹配,表兄妹配。對小鴿要選像祖代的,如果遇到非常像的就免除放飛試驗而直接留種。
在日常的管理和訓練上,穆勒先生非常重視飼料的品質,絕對不用帶有化學品的糧食,在遠程鴿參賽期間玉米的用量占50%,喂鴿子一定要注意飼料的蛋白質成分不要太高,在訓練上是從小鴿兩歲時開始,6-10公里反復訓放,然后是60-80公里多次訓練,一般是每周三次。這樣做目的是開發(fā)小鴿的定向能力。小鴿如果不去訓放總是呆在家里就會越呆越傻,對將來不利。另外對遠程鴿來說在飛中短程時不能飛得太快,太快的鴿子在飛遠程時往往很難堅持到底。
穆勒先生還回答了鴿友們提出的一些問題,當大連鴿友問道:在順風和逆風中飛行那種體形好?他說:我認為在逆風中飛得好的鴿子握在手里其平衡感應當好,而順風飛三角體型的比較快,總體是這樣,但是這也不能絕對,如我有一羽鴿子握在手里尾羽散開,可在國際大賽上一次獲得14名,一次獲得57名,這說明不能單純從一方面來看鴿子。當問及對羽色有沒有偏愛時他風趣地說:只要能飛回來而且飛得快,綠色的鴿子我也會喜歡。
當有人問歐洲鴿友對中短程和長程比賽的重視程度時他說:在歐洲中短程比賽占多數(shù),因為飛中短程的風險比較小,放遠程的在比利時有10%的人,在荷蘭有40%,在德國有的10-12%,另外在中短程的比賽中獲獎的機率相對要高一些,放遠程獲獎的機率只有2-3%,所以相對難一些,比賽相對少一些。
穆勒先生在看過一些鴿子之后對大家說:中國有好鴿子,但與歐洲比還有很大差距,現(xiàn)在中國在不斷引進外面的鴿子,水平會越來越高。
西格穆勒70%是哈貝尼斯主血,加入小迪迪號后成績更是驚人,黃眼帶血影最好,花頭,白翅,配詹森,慕利門在公棚常有驚人表現(xiàn)。
一說起江蘇博園鴿舍,鴿友們就會想到鴿舍的主人付獻春先生,付先生不僅是北京愛亞卡普公棚2011年“天王杯”公棚挑戰(zhàn)賽團體賽總亞軍的獲得者,而且是西安威力2012年第14屆大獎賽三關賽三關鴿王總冠軍的獲得者,他的總冠軍鴿“天狼星”以65萬元高價拍出。
付獻春來自江蘇南京,沉穩(wěn)睿智,從1983年他13歲時開始養(yǎng)鴿,1989年第一次參加賽鴿比賽就取得亞軍。多年來,從最初的超遠程到現(xiàn)在的特比環(huán)以及公棚賽事,付先生在各地大大小小的賽事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也獲得了鴿友們的好評。
付獻春的博園鴿舍以詹森·斷胸骨、羅森波斯·桑杰士、德國漢斯西格穆勒這三路名血鴿系為主,主要看重其堅韌不拔的毅力、一往無前的信念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