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探測光線外,鳥類的眼睛肯定還藏有更大的玄機,對知更鳥的實驗明顯極有說服力。而我們熟悉且熱愛的鴿子,它的眼睛又會告訴你什么呢?

“鳥類歸返之謎”一直是研究人員和鳥類愛好者熱衷的話題,尤其是信鴿愛好者。本文所探討的是近期關于鳥類視覺與磁感之間關系的新發(fā)現(xiàn)。
信鴿的視覺和導航能力
為了給自己導航,信鴿需要按部就班地對外部環(huán)境作出反應。在其五感中,視覺和嗅覺起了最大的作用。自從人們對鴿子辨別方向的機能產(chǎn)生興趣后,信鴿導航時視覺的作用就成為了熱門話題。1930年,路易斯·帕里耶(Louis Pallies)在其撰寫的《信鴿:其血統(tǒng)、規(guī)格、品質(zhì)和智能》一書中對于信鴿導航時視覺的運用作了一些令人感興趣的評論。但是,他還沒有認識到視覺最基本的作用。多年后,即1958年,史密特·考恩格(Schmidt Koenig)證實信鴿導航時視覺的作用尤為重要,因為它會參照太陽的位置找到歸途——信鴿把太陽的方位當作羅盤使用。由于一天中太陽的位置不斷變化,信鴿居然能把它作為測量標志,實在很不尋常。事實上,信鴿的生物鐘使它能夠考慮太陽的位置變化。盡管在信鴿導航時太陽肯定起一定作用,但是人們爭論得更多的是信鴿視覺參考點。不過,人們普遍認為信鴿飛行至最后數(shù)公里時,會選取當?shù)氐膮⒄瘴锍康牡仫w行。
維爾特施克博士研究小組的實驗
和其他許多動物一樣,鳥類也有第六感——磁感。關于信鴿與磁感之間的關系,人們寫了大量的文章。我們必須承認,信鴿能使用磁感。可是,至今還沒有正式的、權威的證據(jù)表明磁感存在。不過,德國法蘭克福的維爾特施克博士和他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實驗表明鳥類確有磁感,該小組一直致力于研究知更鳥的歸返能力。春天來臨,天氣回暖,知更鳥會在夜間往東北方向飛行。如果在這時期內(nèi)把知更鳥關入大鳥籠,它們會本能地聚集在鳥籠的東北側(cè)。由此可見,若不是陷身在籠內(nèi),它們勢必會朝這個方向飛行。
實驗結(jié)果很明確,知更鳥飛行時運用的是磁感。盡管如此,但它們采用什么方法感知到磁場仍不得而知。有人聲稱在信鴿喙部(鴿嘴)有磁鐵礦的微結(jié)構體,這些微結(jié)構體能夠探測到磁場,這種說法還有待于證實。另一個相關的假設是在25年前提出的:生物體內(nèi)有大分子通過與光(光子)的相互作用,容易感受到磁場。所以有人認為羅盤上的磁針可以用大分子代替。
鳥類的眼睛密集了神經(jīng)末梢和色素,因此是適宜于探測磁場的區(qū)域。帶著這個假設,維爾特施克博士的研究小組希望研究在不同色彩、強度的光線下,知更鳥的行為習性。
實驗過程中,知更鳥分別生活在藍光、青綠光、綠光和黃光的環(huán)境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黃光照射時,知更鳥無法正確導航,它們胡亂地分散于鳥籠的四周。
第一批實驗在弱光環(huán)境下(相當于黎明時的亮度)完成。第二批實驗進行時,研究人員將光線增強了6級。出人意料的是,光照的增強極大地影響了知更鳥正確應用磁感的能力。黃光依然起著阻礙作用,使它們無法導航。此外,藍光、青綠光和綠光造成了知更鳥偏離正確方向。
為了證實在顏色不同、強度不同的光照下知更鳥導航行為的變化是不是其生活壓抑,失去動力所致,硬實小組又做了第三批實驗。該批實驗僅使用白光,但研究人員用不透明的膠帶遮住知更鳥一側(cè)的眼睛,只允許它們使用左眼或右眼。使人意外的是,知更鳥只能借助右眼正確導航。
這些實驗明顯顯示磁感依賴于光線,因此需要依靠視覺。最后的實驗結(jié)果明確無誤地證實感受磁場的是眼睛,同時強光干擾了鳥類感受磁力。所以,也許是這個原因,知更鳥在黃昏時,或是日照強度偏弱時,才開始飛行。
關于賽鴿業(yè)的一些見解
信鴿極有可能也是通過眼睛探測磁場。實際上,一些研究人員也已揭示在多云天氣下,與遮上右眼的信鴿相比,被遮上左眼的信鴿歸返的困難更大。這項實驗的對象是信鴿,其結(jié)果與知更鳥的實驗結(jié)果類似。實驗結(jié)果還顯示強光會干擾鳥類體內(nèi)的磁性羅盤。我們都記得,有些比賽天空靛藍,萬里無云,結(jié)果卻導致賽鴿損失慘重。我們可以假設,如果陽光過強(再加上無云、濕度低),太陽羅盤就和磁性羅盤產(chǎn)生沖突,因而造成信鴿方向選擇的錯誤。
總而言之,這些實驗清晰表明除了探測光線外,鳥類的眼睛還藏有更大的玄機。我不知道科學家們觀察到的這些現(xiàn)象是否和鳥類探測磁力有何聯(lián)系,但或許我們更應該集中精力研究鳥類的右眼,而不是左眼。(譯:劉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