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養(yǎng)鴿者,也是以很多失敗和教訓(xùn)磨練出來的,只是能夠?qū)υ?jīng)犯過的錯誤刻骨銘心,深刻反思,從而避免重蹈復(fù)轍。這和高明的國手一樣,輸?shù)粢槐P棋后,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局面,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而下臭棋的人則不然,一天之內(nèi)可能在一個局面上,連連落敗也不思良策,愚蠢的養(yǎng)鴿人往往也是好犯這樣的錯誤。 不過話又說回來,有個成語叫做騎者善墜,所以說并非老手就不犯錯,只是犯的少或者能下次補救而已。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不會用長體形配更長體形,或者是用黑眼配黑眼,十歲的配十二歲的,半歲多的互配等,這些雖然是常識,也是人們總結(jié)的經(jīng)驗。 至于說到鑒鴿,就會想起詩句“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關(guān)于鑒鴿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賽鴿在不同的賽線和距離,會有不同的鑒定要領(lǐng),又因為廣大鴿友居住在不同的區(qū)域,更加增加了鑒定的困難性。如果以成績來論,冠軍鴿似乎是沒有什么異議的,但是短途賽有時候魚貫而至,分不清楚誰是領(lǐng)克,誰又是跟風(fēng)而至的。因為距離短,很多鴿子足以抱團而來,所以說冠軍鴿又存在疑點。如果說為了求證這只冠軍鴿的真實性,只能繼續(xù)放飛比賽,如果說這只鴿子仍然能夠?qū)覍艺,說明這是只超級冠軍,如果仍然能屢屢入賞前十名左右,也足以證明這是只當(dāng)之無愧的冠軍鴿,如果說以后表現(xiàn)平平,說明這是個幸運冠軍。如果我們用幸運冠軍鴿作種大量繁殖的話,其結(jié)果可想而知。 這么說來說去,似乎話題越扯越遠,回過頭來再看觀千劍而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那兩句詩,這一觀和一操,卻把鑒定鴿子的要領(lǐng)說的明白無誤。觀是指看,操是指實踐。假設(shè)我們每年能夠有幸欣賞到很多不同級別的冠軍鴿,無疑對我們鑒鴿水平的提高,會具有很大的幫助,但這遠遠還是不夠的,因為你只是看到冠軍鴿的表面。如果說僅僅是停留在看,沒有實踐做基礎(chǔ)的話,有點盲人摸象的味道,恐怕還是不得要領(lǐng),因為沒有實踐作比對。 我認為更加重要的是實踐問題,如果說你自己能夠作育出很多的優(yōu)秀鴿子,再結(jié)合著看別人的高級鴿子,相信到那時候,才是步入鑒鴿高手行列的不二法門。著名的張順奎大師,為什么鑒鴿水平不同凡響,就是因為很久以前,他每年都要把上海市所有的超遠程冠亞季軍等前十名摸一遍,又加上自己高超的悟性和實踐,才造就他早年遐邇聞名的鑒鴿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