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造就一羽冠軍鴿的108個因素》一文的商榷 今日有幸,在《中國信鴿信息網(wǎng)》《各地鴿舍》《育種》欄目,拜讀了“鳳翔極速鴿舍”轉發(fā)楊國方鴿友的一篇題為《造就一羽冠軍鴿的108個因素》的文章。我對該文有些不同的看法,大有不吐不行之感。 我以為《造就一羽冠軍鴿的108個因素》,未免有些主觀了。不信哪位鴿人愿意實驗?嚴格按文中所敘之108個條件去作育賽鴿,不一定都是冠軍。若是那樣的話,養(yǎng)鴿就太教條化了。 無論何地,無論何種規(guī)模的比賽(那怕只有兩只鴿比賽)都會產(chǎn)生冠軍。這就從冠軍的成分上說,那是有十、百、千、萬之差別的。冠軍的產(chǎn)生,一般不會超越“血統(tǒng)”、“養(yǎng)功”、“訓練”、“誘激”、“賽距”、“天候”的范圍。前四個都做得非常好了,關鍵是“天候”的把握。這就是鴿人常說的“人算不如天算”。比賽的實踐證明:不同的賽距、不同的參賽鴿人(包括不同鴿會)、不同的參賽羽數(shù)、最關鍵是不同的賽日天候,決定不同的冠軍產(chǎn)生。108個因素,只能是好鴿的期望因素,若說成“造就一羽冠軍鴿的108個因素”,那只能是主觀愿望。我建議楊國方鴿友將《造就一羽冠軍鴿的108個因素》改為《造就一羽好鴿的108個因素》較為客觀。當然,楊國方鴿友對“育種”的專研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能總結出育鴿中的108個因素,的確難能可貴。 我并非在有意挑剔,目的只有一個:養(yǎng)鴿人、撰鴿文章的人,千萬不能把話說得太絕對,養(yǎng)鴿是復雜的,賽鴿是復雜的,育鴿更是復雜中的復雜。在科學育鴿、養(yǎng)鴿、賽鴿的長途征程中,有不少的東西需要我們去探索。在探索中得出的任何局部結論,在大眾實踐中沒有得到充分實驗數(shù)據(jù)證明時,暫緩下結論是慎重的。以上直言,如有不妥,敬請網(wǎng)上鴿友和楊國方鴿友指正。先謝謝了。▏栏裾f本文應在評論中發(fā)言,只因欄目字數(shù)限制,無法說清,只能以日記身分出現(xiàn)了,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