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鴿子,就喜歡上這一可愛的精靈,它是和平的象征,它是精靈的化身。喜歡它飛翔在藍天的颯爽英姿,更喜歡它誓死歸巢的執(zhí)著,它有著一個游子的心。與它相知相伴,因為它,我的生活豐富多彩,我的世界美妙多姿,我的一生為鴿而狂。 鴿子,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與人類生活在一起了,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人就已經開始用鴿子傳遞書信了。我國也是養(yǎng)鴿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廣州等地,已開始用鴿子通信。用于戰(zhàn)場或者各大家族傳遞信息,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把寫有信息的紙條放在一個小竹管里,綁到鴿子腿上,以此來讓鴿子完成重要的任務!在遙遠的過去,在古巴比倫,鴿子乃是法力無邊的愛與育之女神伊斯塔身邊的神鳥,在生活中則把少女稱為“愛情之鴿”.鴿子也曾被人們看成是愛情的使者。 在圣經上第一次提到鴿子,是在第一個千禧年的《舊約》當中,那是諾亞和和平鴿的故事。在圣經中諾亞方舟停靠在亞拉臘山邊。洪水過后, 諾亞又把一只鴿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沒有。由于遍地是水,鴿子找不到落腳之處,又飛回方舟。七天之后,諾亞又把鴿子放出去,黃昏時分,鴿子飛回來了,嘴里銜著橄欖葉,很明顯是從樹上啄下來的。諾亞由此判斷,地上的水已經消退。后世的人們就用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征和平。 古往今來,對鴿子的夸贊及愛惜,無一不讓這一可愛的精靈與人類更和諧的生活在一起!在現(xiàn)如今的社會,人們通過鴿子使用道路、高速公路等進行導航,或者鴿子是通過地球磁場、地標、太陽甚至次聲等等進行導航回巢的本能,讓鴿子以形形色色的姿態(tài)出現(xiàn),最為引人注意的就是參加協(xié)會進行各種比賽,讓無數鴿友為之傾心,為之瘋狂! 你說這一小小的家伙,身長不足一尺,體重不足一公斤的家伙為什么會讓這么多人揪心呢?這個社會有追星族,有歌迷,有影迷,被鴿子所深深吸引的我們變成了鴿迷,當我們與之玩樂的過程中,會有好多人會說玩物喪志,不成大才,成天與鴿子在一起,會有什么出息。影響了學習工作不說,有的對生活更是帶來了不便,我是親眼見到過我的一個老鴿友因為鴿子的事和老婆經常吵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矣,我想說,我們養(yǎng)的不是鴿,我們養(yǎng)的是快樂,是興趣。當一個人失去了快樂和興趣,那他生活在世上還有什么意義,空有一幅破皮囊而已! 養(yǎng)鴿就要以最始的初衷,喜愛,與之以朋友的身份相處。養(yǎng)鴿養(yǎng)的變了味,不能說他做的不好,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生活,生活是很現(xiàn)實的,生存與毀滅這是個問題。但要以最初的態(tài)度對待鴿子,對它給予愛心,給予關注,不管你的目的何在,你都會有所回報! 喜歡鴿子,以心對待它,不管未來它從賽場帶來佳績,亦或者淪為天落,善待可愛的它們。 為鴿而狂,你是不是?我為鴿狂...... 不知道中信網有一天會不會舉辦一個我為鴿狂的活動,很是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