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到家后剛要吃飯,就聽有人敲門;隔著門玻璃看見是一位鴿友和另外一個人;打開門見哪個人手拎著一個大的塑料袋。我問這位鴿友:有什么事?他說:發(fā)"門牌號"。當時我有點發(fā)愣,發(fā)"門牌號"和你這位鴿友有什么關(guān)系哪?這時站在旁邊的人說話了:我們是居委會的,按上面要求給每戶發(fā)放"門牌號";這位鴿友是協(xié)助她在工作。說著就把一塊約寬有5厘米;長有10厘米兩面都有阿拉泊數(shù)字小牌遞了過來,并說:要交四塊三毛錢。我接過小牌看了一下,問到這一個小牌能值四塊三毛錢嗎?她回答說:這是民政局讓收這么多的, 小牌能值多少錢,她不清楚,只是按上面說的辦。我指著門上原有的門牌號說:哪這個就得作廢了?她只是笑而不答?粗澯,沒有辦法;只得交上四塊三毛錢,得到了一張什么也沒有寫的,落款是什么什么民政局的門牌號通知單。無奈阿,這只能是見怪不怪了,F(xiàn)在就實行這個,時不時的就要收點這個或哪個;老百姓有什么辦法哪,一個小小的門牌的成本何其大;怪齋?兩面都有阿拉伯數(shù)字;哪面是正面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