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和兩只鴿子的結(jié)緣還要從天山雪蓮山說起... 我和爸爸媽媽去天山雪蓮的時候,在山上玩兒了一圈。有一位老和尚,他悄悄地告訴爸爸回家后要“獻鴿放生以求平安”;丶液蟀职窒蛞晃火B(yǎng)鴿子的人“過繼”了兩只鴿子過來。于是,我爸辦公室那就形成了“和諧社會":上有飛禽-鴿子,下有走獸-小狗,中間還有頂天立地的人人來人往,真叫個熱鬧~ 開始的時候,我們把鴿子養(yǎng)在一個電腦箱里。初來乍到它們還怯生生的,看到人打開箱子看它們就往角落里躲。慢慢地它們開始在箱子里嘀咕起來,我們時不時就會聽到“咕”“咕”的聲音。也許它們是在互道平安吧~再后來,它們習慣了“出來啄食”就開始因為搶食而爭斗。有一只胖點的鴿子愣是不讓另一只鴿子吃喝,總是用喙去啄那只瘦鴿子,霸道得很呢~那只瘦鴿子還好沒脾氣,要是倔點也許就會發(fā)生“鳥為食亡”的慘景了~
等到十一月十五那天,我們把這“鴿倆”捉到三樓準備讓它們回歸自然?蓻]想當我們推開窗要用最美麗的心情放飛這兩個和平使者的時候,差點把它們交給了閻王爺--這兩只“菜鳥”竟然翅膀都沒拍一下直接從三樓“自由落體”到了樓底!聽說過人被淹死的,還沒聽說過魚被淹死的~這“鴿倆”險些讓我們放生不成反當了獪子手!
原以為是在有限空間的紙箱里憋屈的來,后來才知道原來送過來的時候它倆的翅膀是被綁著的,繩子藏在脖子和翅膀的羽毛下壓根沒看到。等解下繩子才發(fā)現(xiàn)有一只鴿子的翅膀已經(jīng)被勒出血了,就是那只胖鴿子,它的翅膀受傷了。于是我們讓這“鴿倆”在家自由活動。這回可好,一下引起的“小狗”的注意。
這個長期被我們鎖在"的“小狗”還是頭一回見到鴿子呢。它好奇得很,又心存畏懼,慢慢走向鴿子面前。沒想到倒是這鴿子見過世面,長翅膀的不怕長腳的,不但沒有嚇得亂竄反而向“狗”前進了幾步。這回狗可生氣了,沖它們兇起來。我害怕這天上的地上的打起來,趕緊把“狗”抱走。
時間一天天過走,“鴿倆”還在為食而爭,也還在因同在屋檐下而惺惺相惜,和平與矛盾共存。同時,調(diào)皮的“狗”時不時從它們身邊跑過而“驚起一灘鷗鷺”。隨后,這“鴿倆”也調(diào)皮起來,半夜偷偷跑到二樓或三樓,或者就飛到柜頂、沙發(fā)靠背上悠哉游哉樂此不疲...
進了臘月,好日子一天接一天,一九九一年的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天中午,這“鴿倆”挑選了吉時不告而別了。據(jù)說,它倆相跟著來到三樓它們曾經(jīng)墜落的地方--它們蓄謀已久的地方然后準備啟程。開始一只鴿子飛了,另一只鴿子并沒有動。過了一會飛走的鴿子又飛了回來,嘀咕了一會,和另一只鴿子消失在三樓的窗臺上。
九一年的年末的一天,從家里出來蹭了一身白灰,正要把衣服送到干洗店的時候,開門發(fā)現(xiàn)一只鴿子想要藏在車下。正是飛走的那只胖鴿子,估計它是過慣了衣食無憂的生活或是翅膀還完全沒好?等我把衣服送到干洗店回來,這家伙已經(jīng)在暖氣下暖和著了,我還得給它換杯水伺候著,確實生活沒得說了 ,不知道飛走的那只鴿子會不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