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第一次接觸紅色的鴿子是在八十年代末,當時正是全國養(yǎng)鴿的一個高速發(fā)展時期,哪時外籍鴿還是水中的月亮,大多數(shù)鴿友還在為有一只超遠鴿后代的歡呼雀躍。每個鴿友的棚中還是當時最流行的品種如:李鳥、吳淞、西翁這老三樣國血和這些國血繁養(yǎng)出的地方特色品種。 當時我的好友從一位老家鴿友處用一百多元(此一百多元在當時來講也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是我們幾個人節(jié)家縮食,東拼西湊才集到的)換了一只紅鴿回來,據(jù)說是當時名震一時的西翁分支:高家絳。高家絳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中國都是一路很據(jù)影響的全方位實力鴿系,高家兄弟培育的這一路鴿子在中國的大江南北飛出了無處的好成績。當時鴿市上的紅鴿大多也冠以此系為名,我們哪時小,不懂鴿子的鑒別,對鴿子是聽賣者口吐蓮花般的介紹,看中的鴿子也是回家砸鍋賣鐵換錢來引進鴿子。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好友牟光勇把辛苦集來的數(shù)十枚銅錢低價賣出來引進當時這只我們自認為十拿九穩(wěn)理想的紅鴿子。
這只紅公生得也確是煞人,紅色的班點中夾雜著點點黑班,兩邊的大條全是黑墨般的色彩(據(jù)賣鴿者講這是高家絳特有的標致),好象是腰挎的兩把寶劍,一雙當時流行的中油黃眼道,干老而有層次,體型中等,中等緊湊的皮包潔白半透明狀,一個肉色的鈍嘴顯出此鴿十分老道。這只紅公引進后,我們幾個小伙伴是天天拿出來看,當成了一個寶一樣,拿最好的花生,綠豆給它吃,還給它喂上了我們幾個好朋友父母給我們買的營養(yǎng)品、口服液之類的藥品。好友還把它放在床下養(yǎng)著,結果也是這只據(jù)說是當時名震中華大地的名種高家絳(極有可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歪貨)給我們養(yǎng)鴿的生涯迎來了第一次徹底的失敗。出了二十來只小鴿,換了四只自認為是超級金母的雌鴿。不想,沒有一只超過十五公里的私訓,想來是慘到極點。
從此,我們幾個好友對紅鴿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紅鴿子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是碰都不敢碰。這只紅鴿子對我們的傷害還是比較大的,以致于我們后來引進鴿子和看鴿子,有紅即閃人,這種心理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才使我改變了對紅鴿子的固態(tài)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