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啊,陳哥說的很對。鴿界中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對劣鴿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這是一點沒有錯的。雖然被淘汰的鴿子中也不乏好鴿,但沒有與其能夠配對的鴿子,留著用不著,也就等于沒有,與劣鴿無異。 他在與我們聊天時,給我們講了很多!坝袝r候也不能相信名家,他們對鴿子的理解不一定都是對的!笔前,迷信名家,迷信專家都是不可取的。特別是對那些指三道四的專家,更不可信。大家知道,鴿子在每個時期,每個階段狀態(tài)都是不一樣的。當時有個看鴿高手到我棚里看了鴿子,對同一只鴿子在不同的時間給出了截然不同結(jié)論。所以,鴿子在狀態(tài)最好時與在狀態(tài)最差時,其狀態(tài)肯定是不一樣的。而且自己的鴿子,自己天天都在接觸,只有自己是最了解的。就如陳哥所說,去年比賽成績不理想,很大的一個原因是聽取了所謂外地名家的話,而忽視了自己主血的培育。 有些鴿友養(yǎng)育鴿子時間已經(jīng)很長了,對自己的鴿子如何配對已經(jīng)掌握了要領(lǐng),如果再去聽別人的鴿經(jīng),拿來用不見得就合適。別人說的育種方法很可能也是他自己多年的養(yǎng)鴿心得,可并不一定適合別的人。大家也可能發(fā)現(xiàn),有很多國內(nèi)外的名家對于鴿子的培育方法并不見得就一定是一樣的,很可能是相反的,但只要成功了,說明路子就對了。特別是經(jīng)過多年養(yǎng)育鴿子的老鴿友,更是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只要成功,就應沿著自己的路走,對于別的人經(jīng)驗可以借鑒,但千萬不要照搬,否則到頭來只能是竹藍打水一場空。也許就是常說的犯了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的錯誤了。魯訊曾說的拿來主義,就很好的說明了問題。對于別人的東西一定要消化吸收,才能成為自己的,否則到最后什么都不是,就會讓人們怡笑大方。也許這里面還有很多急功近利的人,養(yǎng)鴿子急是沒有用的,慢功出細活嘛。 其實不論干什么事情都是一樣的,應該都有三個階段:一是學習階段。學習基礎(chǔ)知識,掌握基本的方法技巧;二是研究階段。在學習的基礎(chǔ)上,思考分析,逐漸把所學知變?yōu)樽约旱;三是學以致用的階段。學習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運用,所以到最后,就看你如何運用。俗話說條條大路能羅馬,只在方法正確,學習透徹,運用起來,自然會得心應手的。 通過與陳哥等哥友的暢談,我更感受到不論做任何事情,道理都是相通的,養(yǎng)鴿子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