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重用了一羽遲歸鴿。 今年1月8日三九寒冬,這羽遲歸鴿參加了我市一俱樂部舉辦的460公里比賽,集鴿2000多羽,這羽雨點小雌獲得140名,在1月16日極寒惡劣天氣500公里比賽時不知所蹤,俱樂部當天歸巢鴿不足60羽。 3月28日,消失了2個半月后,這羽小雌居然回來了,身體瘦骨嶙峋,比以前機警,眼睛也更油亮,藍色的電子環(huán)已經(jīng)變成了黑色,腳上還粘有一些羊毛,顯然是在野外度過的這艱苦的70多天。過了幾天,身體圓滾,我以為鴿子身體恢復很快。一周后,感覺突然瘦了下來,頓感奇怪。有鴿友看了說,剛飛回來時應該是身體腫了,現(xiàn)在清腫當然感覺瘦了。這羽鴿子在野外生活了幾十天,應該是辨別清方向后一站飛回的,加上本身在隆冬季節(jié)缺吃少喝營養(yǎng)不良,身體飛傷腫了。說明這羽鴿子智商很高,歸巢的意志力很強,否則不是被鷹抓了、就是進了其他鴿棚或是命喪荒野,很難回來。聽到這心里好生憐憫,也不由得為之感動。 這羽足環(huán)尾號81的小雌,父親是14年的為同父異母回血,300公里9千多羽32名,母親是19年為父女回血,300公里歸巢,都是同一路鴿子下來的,也算是近親配。其同窩82號(交鴿時體型較小以為是雌)交到天津一公棚,交鴿1萬2千多羽,決賽剛好入圍,加站賽550公里,天氣不好第二天歸巢。非常難得的是,同窩2羽一雌一雄,雄在東部沿海公棚入圍,雌在西北高原也能歸巢,感覺此配對出鴿還是比較穩(wěn)定。 這羽小雌從整體上看和其母親幾乎一模一樣,雖然是遲歸,但從其家族情況、自身條件和其頑強的歸巢意志看,我覺得作為種鴿還是不錯的。于是給配了一羽17年的紅雄,用其子代來驗證我的判斷吧。 81小雌,雖然你遲歸了,但只要認準這個家,我一定會善待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