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鴿談討只限于問題本身,似乎沒有絕對之例。鴿友是相互學習的榜樣,也彼此是一面鏡子。他人身上的缺點或毛病,也許咱也有,咱身上的優(yōu)點和本事,或許別人早就有,甚至比咱還要強百倍。鏡子雖能照萬物,但永遠看不到自己長啥樣。
養(yǎng)賽鴿永遠“種”是第一位,沒有好的種鴿,你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當然也不是說有了好種鴿就能穩(wěn)贏。過去人常說“三分種七分養(yǎng)”,那是因為過去人的鴿子都差不多,只要你稍微比別人用心一點,或者再使用一些小技巧和小妙招,確實成績嗖嗖成倍往上翻。
但是,現(xiàn)在的賽鴿環(huán)境和氛圍競爭如此激烈,如果沒有好的種鴿,你就是把鴿子當大爺養(yǎng),想要入圍比登天還要難,更別說飛前獎了。當然,如果有好的種鴿,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獨特的養(yǎng)功,確實會如虎添翼獲得令人羨慕的好成績。
另外,我們可以換一種思維去想,如果養(yǎng)賽鴿全靠養(yǎng)功和手法,種鴿的品質不是很重要,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花天價去引種?隨便在肉籠里挑幾只用心好好養(yǎng)不行嗎?
養(yǎng)賽鴿應該要有好養(yǎng)功,這個確實沒有錯,但養(yǎng)功和種鴿的品質比起來,它的份額遠遠超不過種鴿品質所占的份額。話再說難聽一點,只要你擁有超級好種鴿,隨便養(yǎng)、當雞養(yǎng),它出的小鴿子送公棚也能獲獎,而且有時還會獲前獎,當然這種極端的例子只是一個比喻而已。鴿友們·周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