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鴿子有很多方法,正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最不好的方法就是時常變來變?nèi)ァ?br> 最近有個直播出現(xiàn)了一位耄耋老人,看打扮很像是一位玩世不恭的世外高人。老人家用四只不同的鴿子打底,玩了近三十年幾乎沒有摻鴿子,引起了鴿界媒體關(guān)注和熱播。 用到耄耋二字,自然就會想起復(fù)旦大學(xué)的陳果老師。據(jù)傳說因為在電視采訪上念成“毛至”,而被很多不懷好意的人大肆攻擊,以至于很長時間沒有露面。如果按照我原來的本性,也許會寫一封信或者找一下她的聯(lián)系方式,讓她不要因為區(qū)區(qū)二字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和情緒。 假設(shè)兩對鴿子很合配,后代互配又成功,按照時間的推移,老人的做法完全能夠行得通,做得到。 一對好鴿吃半生,這是針對會玩鴿子的人說的,人對事物的認(rèn)知是需要經(jīng)歷的,所以百分之八九十的鴿友不理解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位老人的養(yǎng)鴿子方法和詹森兄弟很相似,并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詹森兄弟生前為什么寧可用十幾歲的老鴿繁殖買賣后代,也不輕易拿不成熟的東西兜售,這才是詹森兄弟長盛不衰和非常聰明的做法。因為這些鴿子的育種價值已經(jīng)得到證實,賣給別人只能替詹森兄弟揚名而不會破壞聲譽(yù),這也是為什么詹森兄弟生前聞名遐邇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說詹森兄弟才是鴿界最大的傳奇和最成功的賣鴿人。 看到賣鴿子的詹森形象,很容易和世界上最奸詐的大政客聯(lián)系到一起。雖然說人不可貌相,但有些人一看就知道不尋常。不尋常的人往往容易做出不尋常的事,不尋常的事才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口口相傳,就變成了傳奇人物和故事。 如果該人物再會演戲,自然就容易變成領(lǐng)域舞臺的主角。人的好奇心大多時候都是孤陋寡聞作怪,如果一個人博古通今、見多識廣,哪里還來得什么好奇心。 為什么現(xiàn)在的鴿子行情大跌,因為各類所謂的世界名牌后裔推銷到全國各地,鴿友在使用時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厲害,騙局自然就會不攻而破,鴿友的好奇心越來越少,鴿子行情自然而然就會下跌,這都是得益于賽鴿運動的普及和人們對鑒鴿水平的不斷提高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