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末,各類比賽偃旗息鼓,紅火不過各種拍賣。這個時節(jié)也是廣大鴿友引種,填補缺公少母的最佳時機。拍賣會上,鴿王價格高于單關獎鴿,名次越好價格越高,天價鴿王屢見不鮮。關于鴿王的評選方法,有算每關分速之合的,有算名次之和的,無論如何計算都是理論上的運算,和實際還是有差距的,具體做以下分析。 我們先說說賽鴿分速的計算辦法。分速的計算公式是:分速=飛行距離/飛行時間,其中飛行距離是放飛點到歸巢點的直線距離,以米為單位;飛行時間是開籠到賽鴿上踏板掃描之間的時間,以分鐘為單位。 明白了分速的計算辦法后,我們分析在不考慮賽鴿進棚快慢的情況下飛行距離與分速之間的關系。從理論上來說時間已定飛行距離越長分速越高,也就是說同一羽賽鴿實際飛行分速要大于理論分速。這就說明對于理論分速相近的兩羽賽鴿來說,其實際分速也許相差很大,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名次鴿不如遲歸好用的理論依據(jù)。 我們再分析一下距離一定時,飛行時間和分速之間的關系。公棚比賽中理論飛行距離是相同的,在不考慮實際飛行距離的情況下,時間越短分速越高。因此在公棚比賽中同一批歸巢鴿的名次主要取決于進棚的速度,尤其對于短時間爆滿的比賽中,更是無法用分速來衡量賽鴿的優(yōu)劣。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能發(fā)現(xiàn),以純理論直線距離計算賽鴿飛行速度的辦法有失科學性,很多獎鴿后代成績不理想就是最好的現(xiàn)實印證。那些網(wǎng)上拍賣信鴿時只說名次不說分速的做法更是無稽之談,請鴿友理性對待。在此建議廣大鴿友不要迷戀那些“數(shù)據(jù)鴿王”“理論鴿王”,尤其廣大工薪鴿友更不要不惜血本追求鴿王冠軍。分速和名次在拍買賽鴿時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指標,切不能作為唯一參考和重要指標。實際上很多鴿友棚中的“鴿王”只是一個裝飾品——好看不中用,一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因為這個“鴿王”不是真正的鴿王。 此文只作于理論分析,因個人水平和經驗有限難免謬誤和紕漏,還望各位鴿友包涵指正。同時也希望廣大鴿友用很多的實例來印證或反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