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有過三次關(guān)于紅鴿子的深刻印象。 第一次,是二十年前剛起棚時,在鴿市鴿販手里買的一只兩歲左右的紅雨點雌,眼砂枯黃,面砂凸起,干老透皆備,肌肉骨架也是舒服。剛養(yǎng)條件差,棚舍簡陋,無意居然中將其開家,沒多久又大勢改造鴿棚,因為不認同新鴿棚的應激反應,眼見自己大量鴿子蹲對面屋檐夜不歸家,折騰了好幾日才歸來,一清理,就差那只紅母,從此音訊全無、一別兩寬。 第二次,是朋友支援的一路彼得曼德斯紅詹森。飛得很好,三百公里四百公里五百公里均出過好成績,特別是一次四百公里比賽頂霧冒雨歸來,更是顛覆了我認為詹森鴿只飛好天氣的觀念。 第三次,是一時興起,花大價錢在福建引進倆臺鴿,一只石板雄,另外一只是白母飄一些紅毛。倆只鴿配對后,居然孵出了倆紅雄,一只飛三百五公里比賽的季軍,另外一只也飛得不錯。 然后我那年清棚,這些鴿子都散了,記不得去了哪里。 而今我心里有些固念就是不太喜歡養(yǎng)異色鴿,特別是不少紅條、白條不耐磨,很快就變禿,讓我很是難以接受,所以現(xiàn)在我棚里不是灰就是麻,但心里一直在期待能重續(xù)紅鴿緣,但我期待的這種緣,不是茍且,不是隨便,更不是那種牽強附會,而是那種“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的恰如其分的相逢相遇相知。 也曾努力去追尋過。 昨年,我在同是鴿友的三姨夫家看鴿子,一眼就看到一只器宇不凡的紅雌,抓手上一看,我就明白是什么情況了。是一位名家的鴿子,價值不菲,我看了一下它的配對雄,也是只很好的鴿子,于是找三姨夫提出要撿對這個配對的蛋,老人家欣然同意。這對蛋后來孵化出一紅一灰,紅的明顯好于灰,正當我欣喜于此的時候,開家的時候,這紅鴿開丟了,后來幾天隱約看到附近有只紅鴿在飛,但就是沒回來。而我去年開丟的幼鴿不過三只,其中就有它。 有的鴿子來你生命中只不過是晃晃逛逛,然后就不辭而別、杳無音信。 今年,偶然到朋友家看鴿子,發(fā)現(xiàn)他有只紅雌特別好,配對雄也是只種賽皆優(yōu)的鴿子,前兩窩都是出一紅一灰,我于是討了第三窩蛋,期待能出只紅的。 幼鴿長到十多天,水到渠成,圖窮匕見,昭然若揭,指東打西,一灰一麻。 就像街上遠遠看到一位久違相見的好友,結(jié)果走近一看卻不是,正如《尋隱者不遇》里面的那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哲人說過,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倆件:得到和得不到。得不到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難眠,得到了又覺得司空見慣、不過如此。 我有心你無意,人生就是這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