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信網的一位忠實粉絲,每天晚上瀏覽賽鴿日記,學習大家的養(yǎng)鴿經驗,分享養(yǎng)鴿人的苦樂年華,是多年來緩解工作壓力的休閑方式。自2015年寫了一篇日記后,直到今天,告別中信網已經整整5年。今天再次重見,真是老友相逢百感交集。 2016年4月,根據市委組織部統(tǒng)一部署,我到偏僻遙遠的天山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從此雜務纏身。隨著職務升遷,越來越忙,5年間忙的昏天黑地,與中信網徹底絕緣。這兩天病了,在家里整理材料,下午忙里偷閑犒勞自己,瀏覽中信網:愛鴿商城、信鴿園地、天下鴿問、賽鴿日記……,一串串熟悉的名字:王兄鴿舍、葡萄哥、drm、艷霞鴿舍等,還添了很多新朋友。就是沒有看到愚翁文、鄭居科最近的日記,心中很是掛念。愚翁文老先生的日記樸實感人,鄭居科的日記圖文并茂人氣很旺。 雖然素昧平生從未謀面,但是因為共同的愛好,我們在中信網邂逅結緣。鴿子很美,很有靈性,不僅普通人喜歡鴿子,古今中外的達官顯貴、藝術大師也對鴿子情有獨鐘。史書記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癡迷鴿子,著名畫家齊白石和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也與鴿子有不解之緣,諾亞方舟與鴿子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鴿子絕對不只是和平的象征,更是幸?鞓返奶焓。即使如此忙碌,我依然沒有放棄養(yǎng)鴿。去年我的老父親患癌癥離開了人世,照顧鴿子的重任落在了老娘的肩上。本來想暫停一段時間,將鴿子處理,老娘說她一個人寂寞,喂一喂鴿子多點樂趣,其實我知道她也是心疼兒子。鴿子不多只有11只,雖是信鴿卻不參賽。偶爾回家癡眺鴿子在云彩間飛翔,所有的名利、所有的辛勞、所有的煩惱灰飛煙滅,那一刻鴿子的翅膀帶著自由的心享受天際的無拘無束,那種開心快樂和對鴿子刻骨銘心的愛逃不過老母的眼睛,知子莫若母,兒子開心母親快樂。我很羨慕那些生活悠閑自得的養(yǎng)鴿人,偶爾的獲獎便是生活的調味劑。在國富民強、和諧安寧、全民奔小康的大背景下,我們每一個養(yǎng)鴿人都是幸運的。 中國賽鴿運動已成為世界第四大體育運動產業(yè),中國現有信鴿協(xié)會正式注冊會員突破40萬人,作為一名普通會員,我要真誠的感謝中信網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給全國鴿友搭建了交流互動的平臺,提升了科學養(yǎng)鴿和賽鴿運動的文化內涵。 最后祝愿中信網越辦越好,成為百年經典網站!祝愿全國鴿友事業(yè)興旺,養(yǎng)鴿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