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無賽事,盡收于棚。但養(yǎng)鴿的人們卻乘著這難得的空閑日子可以好好的小憩下來。時不時的來個小聚,喝喝小酒,論論鴿經,倒也是難得的享受。這不,鴿友大俞公棚進獎了一只,雖說錢贏的不多,但卻是一個可以讓人小聚的理由。欲加之餐何患無由呢! 辦完手中的事,匆匆趕到小聚的地方,鴿友老胡的蟹池之上。這次老俞借地辦酒,倒也不錯。老胡的蟹池風景不錯,空氣良好。只不過俺到之時已近傍晚,只得行色匆匆的趕路,在路燈的指引直奔老胡的蟹塘板房,路旁的景致倒也無心留意。進得老胡的在蟹池旁搭建的板材房,倒是生活設措齊全。一班人等早已到齊。菜也早已備好。黃酒、米酒早已備在桌上。道地的本地菜加上老胡蟹池上的原生態(tài)綠色菜品,簡易的外部環(huán)境絲毫不影響美食的純真,就比如很多的高手鴿友陋棚出珍寶一樣的道理。 一行人里高手良多,皆是地方賽上成名高手。鑒鴿水平與賽鴿養(yǎng)訓皆有不凡之處。趁著酒過三旬,大家都在興致之上,交流起鴿事來也就少些謙虛謹慎。趁著酒勁,幾大高手拋磚引玉,也確實聽到了一些平時里不容易學到的知識。當然,每個人的見解也各不相同。大胡喜歡憑外觀的感覺、老瞿講究血統(tǒng)與體型眼砂、老朱卻以肌肉賽績來入手、、、、、、,酒后的鴿經聽起來更為貼切與實在。老朱帶來了大市特比的高位鴿,大家一一上手品味,老胡也從棚內拿出春季南北兩關特比高位秋季冠軍的春秋兩季都入高位的良鴿來。好鴿在場必然要細細上手慢慢品來。俗話說的好:聽經百遍不如上手一觀。養(yǎng)鴿的修為與感悟一來靠天分,二來憑學習,三來就是這好鴿多上手。久病成良醫(yī),冠軍看多了摸多了自然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鴿經就會了然于胸。當然,這個還是要看個人的悟性了。一邊品鴿一邊論道一邊呷著酒,高手們的認知確有不同之處。特別是兩只良鴿的現場品賞更是到位。一來又開了眼界,二來也在認識自己的識鴿差距。看來鴿道上的經還得多取取。猶其是對我這種天資愚飩之人來講多學多看多問多上手踏踏實實的集眾家之識成自家之力才是王道。一盆老胡自家蟹塘里的大閘蟹熱氣騰騰的端了上來。個大肉滿膏糍的大閘蟹味道巴實,看來老胡鴿子養(yǎng)的好與這養(yǎng)殖專業(yè)有關系。小雞尿尿各有各道。高手們總歸有自己的路子與方法;蛟S人家的成功之道就是你的失敗之途、或許高手不認同的飼鴿理念卻正好對你自家的路子。鴿無定數賽無常理聽起來概括了一些但確也是鴿事上的事實。所以說高手的話要多聽,經要多取,但還是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活學活用,切不可生搬硬套,邯鄲學步! 時辰不早了,家里也電話催了幾道。一行人酒足飯飽鴿經聊好。一個個趁著醉意搖搖晃晃的出得房來。走在老胡蟹塘上的田埂上,雖說氣溫低,但路燈下的蟹塘卻也有江南水鄉(xiāng)的景致。池里的兩只大白鵝見有人出來也叫個不停。池南面一排鴿棚在夜色下顯得突出,掛在棚外的幾個水壺在寒風中搖曳 ,幾個蟹塘邊成一片,寒夜里的水鄉(xiāng)又是另一翻景色,雖說沒有鳥啼蛙鳴的荷塘場景,但也把冬天里江南水鄉(xiāng)的淡墨韻味體現得淋漓盡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