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聽到兩種鴿友在說鴿子,一種是說鴿子后腰粗的好,一種是說細的好。我覺得鴿子的后腰不能太粗,后腰太粗的鴿子多數都比較重,后半部分比較沉重,其實是不利于鴿子飛行的,F在的比賽雖然說是短距離賽事比較多,但是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三百公里以下可能沒什么大的影響,但是三百公里以后就不一樣了,后腰太粗又重的鴿子,往往都是比較平庸的鴿子。 鴿子的腰部很重要,但是腰部粗細的區(qū)別一般不會特別大,當然,個別的一部分鴿子另說了。所以粗還是細,還要看重還是輕。沉重的鴿子肯定是不好的,F在我們的比賽,如果決賽獲獎的榮譽更大,那么想要決賽的時候飛好,選擇那些上浮感好的,比較輕盈的鴿子更好。那些上手之后感覺明顯沉重,后部下墜感明顯的鴿子,往往都沒有辦法飛得很好。有這樣的鴿子,但是少。 現在很多的鴿子飛出好成績,其實都是中小體型,流線型的鴿子為主。肌肉是柔軟的,而不是肌肉特別粗大的鴿子。當然,說到底都還是要強壯。強壯和體重輕,上浮感并不矛盾。有些鴿子是長得很大一只,但是體重其實是輕的,有些鴿子長得小,但是還是很重的鴿子。哪一種鴿子好?自然是沒有下墜感的鴿子會比較好的。體型適中的鴿子在恢復的時候也有一定的優(yōu)勢在。 當然,鴿子的體重,身體素質可以通過訓練來一定程度改變它們。這一點很重要。好的鴿子沒有訓練,身體也會偏重,有經過訓練的鴿子上浮感才會出來。不然就會有沉重感。我們看一下經過訓練的鴿子再停止訓練一段時間,就會發(fā)現這么一個問題了,停止訓練一段時間之后鴿子一般都是變胖的,也就是沉重感就出來了。當然,這一點也有一些是天生的,所以選種很重要,完全依靠訓練不科學,畢竟腰的粗細不好改變。 現在越來越多的鴿友認為鴿子的后腰要細一點好,細一點更輕,細一點更有速度。確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一點我們也可以通過多上手一些好鴿子,去感覺一些好鴿子感覺出來。摸多了,感覺就有了,經驗也就豐富了。當然,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個別的鴿子例外,這是正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