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綿綿,整個世界陷入一片潮然。 好在,前幾天老天爺給了點好臉色,讓本地鴿友在國慶大假期間搞了幾場短距離比賽。 結果就像我很多年前預料的一樣,大戶的逐漸崛起,小戶的“生存空間”就會被擠壓。高位、大獎被大戶基本拿走。 像我們這等四線城市,有不菲資金投入引進種鴿,有專業(yè)棚,有教練,有充裕的物質(zhì)保障的棚也接近十家。 賽鴿運動也和任何行業(yè)事物的發(fā)展一樣,誰投入的資金越大,誰更講究科學講求規(guī)律,誰就有可能成為這個行業(yè)的領導者和排頭兵。 比如最現(xiàn)實的指定賽,大戶可以全部通單,只要回來一個高位就能獲勝;而小戶買點指定,還得盼望指定的鴿子能飛高位才能贏,即使飛個高位,是白板,也沒啥實際意義。 更可怕的是,大戶可以這次比賽這樣輸,下次比賽這樣輸,下下次比賽還輸,輸個七八回,他只要贏一次,就回本。這種玩法幾個小戶陪得起? 不是長大戶們的志氣滅小戶的威風,而是闡述一個事實。但我也不覺得大戶就能完全把比賽壟斷完,就像世界上那么多億萬富翁千萬富翁,也沒妨礙絕大多數(shù)老百姓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一樣,小戶也有小戶的生存之道。只要你懂得變通,懂得趨利避害,也是能有戰(zhàn)勝“大戶”機會的。你看北京、唐山那些比較高端的比賽中,不也有小戶獲勝的身影嗎? 就像小區(qū)門口那個修自行車的大個,住著低矮的平房,娶個大他十多歲又丑又矮的老婆,工作空閑吹吹笛子拉拉二胡,哼哼川戲唱唱小曲,不也過得快快樂樂的。 莫名想起那副對聯(lián): 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 人若向佛,守八戒方才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