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和平鴿”是“peace&love”的最佳代表。很多人都知道鴿子,但并不知道把“鴿子”作為世界和平的象征,最初是源于畢加索的畫。 1940年,希特勒法西斯匪徒攻占了法國首都巴黎。當時畢加索心情沉悶地坐在他的畫室里,這時有人敲門,來者是鄰居米什老人,只見老人手捧一只鮮血淋漓的鴿子,向畢加索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 原來老人的孫子養(yǎng)了一群鴿子,平時他經常用竹竿拴上白布條作信號來招引鴿子。當他得知父親在保衛(wèi)巴黎的戰(zhàn)斗中犧牲時,幼小的心靈里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想白布條表示向敵人投降,于是他改用紅布條來招引鴿子。顯眼的紅布條被德寇發(fā)現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匪徒把他扔到了樓下,慘死在街頭,還用刺刀把鴿籠里的鴿子全部挑死。 老人講到這里,對畢加索說到“先生,我請求您給我畫一只鴿子,好紀念我那慘遭法西斯殺害的孫子”。隨后,畢加索懷著悲憤的心情,揮筆畫出了一只飛翔的鴿子——這就是“和平鴿”的雛形。
畢加索還為這次會議創(chuàng)作了簡筆畫“和平鴿”,畫中的白鴿叼著橄欖枝,這是取源于圣經里的故事,象征災難后平安歸來。
1950年,他的“飛翔的鴿子”又出現在第二屆世界保衛(wèi)和平大會的海報中。當時智利的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叫做“和平鴿”,由此,鴿子才被正式公認為和平的象征。鴿子作為和平的使者,也是世界重大盛世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