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拋開賽鴿比賽不說,單單從家飛來看一羽鴿子的話你就會發(fā)現鴿子的飛翔能力相差很大。我們平時在家飛的時候看一下附近的鴿群就可以發(fā)現,有的鴿友的鴿子可以連續(xù)飛翔兩三個小時,并且保持較快的速度飛行,沒有看出絲毫的疲勞。而有的鴿友的鴿子飛半個小時就要落棚,這個時候稍微強制家飛一下就會發(fā)現整個鴿群跟要廢了一樣,速度緩慢,無精打采。這是鴿子本身的差異,甚至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遺傳下去。 再說回我們的賽鴿比賽,賽鴿比賽既然是比賽就不會輕松,特別是現在的中短距離賽事,你想要鴿子獲得冠軍就要要求鴿子當天回來,隔天回來的鴿子基本上與冠軍無緣,除非是非常艱難的賽事。但是隔天的話往往還有一個有效期歸巢的限制。這就要求我們的鴿子在比賽的時候連續(xù)飛翔六個小時以上,想要獲得好成績還需要在耐力的基礎上加上速度。而如何做到這一點自然就離不開我們平時對賽鴿的訓練,而高強度的訓練是不能夠缺少的。 好的鴿子之所以能夠經得住我們的高強度訓練,一個是天賦使然,一個就是擁有很好的身體素質和優(yōu)秀的恢復能力。這兩點是我們的鴿子在比賽的時候獲勝的關鍵。而在平時訓練的時候我們也是利用好鴿子的這兩點優(yōu)點來進行各種極限的訓練,幫助賽鴿突破極限,讓賽鴿在饑餓和疲勞狀態(tài)之下還能夠有較快的速度飛行。讓鴿子在將來的時候可以適應在比較惡劣的條件下的飛行。只有一鼓作氣飛回家才有機會獲得好成績。 好鴿子能夠經受住高強度的訓練,所以這也是我們區(qū)分一些身體條件不是很好的鴿子的方法。不過既然是訓練,那么就應該張弛有度,特別是訓練的話要看個別的鴿子表現不盡如人意而不是整群鴿子都被訓到有氣無力,這樣就過頭了。 我們訓練的時候還是要讓賽鴿保持一定快速的速度訓練,這樣才有效果,而個別的鴿子跟不上隊伍就是我們要區(qū)分的鴿子。如果整群鴿子一直表現同步,那么說明鴿子都還是比較可以的。當然我們不必跟比賽一樣要求鴿子飛六七八個小時,這樣容易傷害幼鴿。正常的訓練足以讓鴿子在成熟之后有能力一鼓作氣飛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