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細雨瀝瀝的下著,似無聲般的滋潤著萬物。雖說有些日子沒有上中信網(wǎng)了,但心中還是有一股魔力讓俺牽掛、、、、、、! 沒有寫日記的時間不短了,雀舌在茶杯里散發(fā)著淳樸、本真的鄉(xiāng)味。多日不在鍵盤旁操馳了,打開電腦,品著剛被開水舒展開來的嫩綠,回憶著很久以來不曾記錄的鴿事,心情也慢慢的釋放出一種難得的輕松與愉悅、、、、、、 2017年的秋賽飛得很艱難,鴿會與俱樂部都飛得不輕松。鴿會三關,最后一關決賽時當天全會只返六羽,不過還好,第二天有效名次全部報完。俺在其中只飛進一羽三關一百多名,算是慘敗。其后俱樂部四關,本來有點信心的一只紅輪前兩關感覺還不錯,不曾想第三關當天俱樂部在天黑才報道一羽,第二天上午九點過才有鴿報進,俺最終在失格前一點時間里歸返一羽小特比絳雄才算沒有打到白板,結果俱樂部的賽事提前結束在第三關,小絳最終獲取三關綜合38名,整個俱樂部三關共計有效成績鴿六十來羽。今年應該是收成最差的一年,公棚也是顆粒無收。重慶龍鄉(xiāng)公棚決賽名次剛剛報滿后才歸來一羽530名了,后來又遲歸一羽888名,兩只后來一同上加強賽就鴿沉巴山,再無消息了。秋季的慘敗,總的來講還是種鴿年歲漸漸偏大,且長年關在呆籠中渡中以至出的小鴿先天體質就打了個折扣,不愛用年輕鴿來作種是俺的一大缺點,棚中的新老交替沒有選擇出好的接班鴿來?磥硪院筮得改正自己的固有心慣,接受新的、科學方法。 秋賽后跟多多與輝哥去了趟由德國信鴿協(xié)會在南京舉辦的鴿展。由于因為要等主持完鴿會的年終交流會才動身,所以是第二天才到,結果大多數(shù)的鴿子已差不多售完,最終與多多趕上了最后一趟“班車”淘到一只中意的絳雌,多多淘了兩羽。這次鴿展除了鴿子外,鴿子的歷史與文化也做得相當不錯,展示了歐州鴿界近百年來的各種實特與照片檔案,讓我這個東方的鴿友感受到了西方鴿界的發(fā)展歷史與悠久傳統(tǒng)。詹森系不是一年兩年鑄就的,當下急功近利的鴿界風氣得剎剎車了。俺既不崇洋也不媚外,但國外好的經(jīng)驗是值得我們學習與利用的。 年前回了趟家鄉(xiāng),時不不長,共近小半個月。由于有近兩年沒有過家鄉(xiāng)了,所以朋友們都格外親熱。鴿事上老友老牟這兩年來成績依然穩(wěn)定如初,地方上有影響的特比賽事的佳冠依然牢牢把控,當然這也與他在經(jīng)濟上與精神上的投入是分不開的,17年主要花重金引進的新血系為蓋比原棚鴿,大大小小近十羽,其中有多次賽績的、也有輩份較高的。由于是分兩批進來的,最后一批在海關壓的時間過長,所以還末出鴿,先一批的出鴿在惠翔卡普前期都表現(xiàn)不錯,雖說最終只在惠翔飛進一只84名,但其它幾只在這兩個公棚的前面站次表現(xiàn)都相當于不錯,只是惠翔決賽時壓偏了主題與幾項指定重獎擦肩而過。為此老友又在其廠里辦公室的樓上又加了一層做種鴿棚,面積三十來個平方,曬棚高近三米,照他的話講是增強呆條種鴿的體力,比比俺棚中的種鴿,這條件也顯得太賒華了一點。雖說投入不少,但老友倒顯淡定,從他的言談來看來年的比賽已是心中有數(shù)了。老友知我是喜歡異色鴿的,在棚中選出17年春季五百公里翻越秦嶺大巴山的特比冠軍鴿來送與我。看看這只一身黑透了的灰雌嬌小巧玲瓏,盆形的面砂堆積在略顯藍底的底砂收縮有力。其父喬斯托內的原棚鴿,其母是老友棚中的主脈老瓦特上下來的賽績鴿。小黑灰冠軍雌顏色與其父一模一樣,這種羽色初看是只純黑,但細細看來卻是一只墨灰鴿。這路喬思托內也出了不少的成績了。主要是飛速快,有耐力。正好可以拿過來試試打打關賽。至于能不能用好只能看緣份了。鴿友老肖的鴿子也養(yǎng)得不錯,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了,一棚鴿子養(yǎng)成得生龍活虎,17年的成績雖說不多,但能在艱難賽事中獲獎已屬不易了;丶亦l(xiāng)時間不長,但與老友基本天天要聊上一段時間。雖說我們不長見面,但友誼卻是有增無減,或許這就是緣份吧! 美好的時光總是太短暫,年前接上父母一起回江蘇過年。因為今年兒子初三面臨中考,所以要在這邊補課,所以全家在江蘇過年。這也正好可以早點把鴿子配上,結果過年這邊的朋友也要走動,結果直到初八才稍有空閑。于是把鴿兒們匆匆組對,二十幾對配好后居然還多出十六只鴿子來,看來鴿子確實多了點,看看哪天抽空還得再淘汰一批,今年新房裝好了還得搬次家,種鴿們就在老棚這邊作育,出來的小雛待上房開家時再捉到新棚去開家。新棚的地理位置照理講比現(xiàn)在要有優(yōu)勢一些,希望到時能借到一點力吧! 17年的事務多了些,鴿事上和日記上都顯得力不從心。18年也并不輕松,鴿子雖說費了些時間與精力,但它卻是俺緩解疲勞,釋放壓力的最好寄托。2018,鴿事照常,但也應有改變、、、、、、!
好友贈送的小黑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