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對于賽鴿的理解,玩鴿子要有自己的種系,棚里八國聯(lián)軍,總感覺是大雜燴,不容易形成穩(wěn)定的賽績基礎(chǔ),經(jīng)過兩年的梳理,感覺隊伍有點種系的感覺了,分享出來一起探討學(xué)習(xí)。 雖然我自己親自養(yǎng)鴿子只有兩年,但是手里的鴿子都是和好朋友一起玩這么多年比較了解的鴿子,再加上這兩年的摸索以及我自己的個人思路,將原來的鴿子慢慢選拔,最終以一路主線為主,選拔出20多只,形成了我個人理解的種系。 種系源頭是一羽99年的老雄,吉諾羅伯特直孫,本身從300公里到1500公里都飛過,300公里飛過4名,1500公里參賽兩次歸巢,目前棚里從子一代到6代鴿大概有12羽左右,按照目前的配對計劃,明年棚里出的所有幼鴿,從2到到7代,每一羽都有它的血脈,其中有一羽4代血系09年的雄,本身幾乎年年公棚都有立功,之前平輩手里沒留幾羽,也沒有給過機會,這兩年重點發(fā)掘其家族血脈,經(jīng)過兩年培育與選拔,2018年種鴿隊伍里有4羽其全平輩,4羽其子代,其中3羽子代是公棚獎鴿。 棚里總共20多羽種鴿,三分之二是一路血系貫穿,三分之一是用于摻入的其它血系,不知道這樣的種鴿隊伍結(jié)構(gòu)是否合理,朋友們可以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