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在縣各個鴿會參加各種比賽,從沒對鴿舍的位置對賽績的影響認真考慮過,今年的比賽對此有了深刻的體驗。 我們這兒處于河北中南部平原地區(qū),賽鴿司放一般為南線,沿京港澳高速進行,方向基本在正南,最近也有沿大廣線放的,方向偏東南,到500公里兩條線方向差距不太大。 前些年參與的鴿會都在縣城,參賽鴿友基本上都是縣城附近的,即便是柏鄉(xiāng)鴿會和大曹莊鴿會還是寧晉縣城附近的鴿友多,所以并沒有感到什么。今年參加寧晉縣城東賽鴿俱樂部的比賽,在近距離、高分速的情況下,體會的到了什么叫“委屈”。 寧晉縣城東賽鴿俱樂部在縣城東偏南二三十公里處,參賽鴿友基本上都是縣城東部的鴿友,由于成立時間不長,縣城附近僅有少部分鴿友參與,去年秋經(jīng)朋友介紹拿了10枚60元特比,由于距離較遠,決賽時才去,比賽當天天氣狀況不太好,有霧,上籠5羽進5羽,結果還不錯。通過比賽,感覺到該鴿會比較規(guī)范,所以今年秋賽拿了20枚100元特比環(huán)。 秋賽開始,感覺到該會的主要鴿源在東部,縣城附近鴿友太少,司放線路又偏東南,怕鴿子到時不容易脫群歸巢,在180公里測試賽時,就和縣城附近的鴿友相約參加了。 比賽結果比預料的更甚,180、230甚至280公里,縣城附近的鴿友進獎者寥寥無幾,而東部鴿友的鴿子快速且集中。也可能是鴿子質(zhì)量問題,但總感覺到不全是鴿子質(zhì)量的事,很可能是由于鴿子少,加之距離近、分速高鴿子,還沒脫群人家已經(jīng)到家了,哈,把人家送到家再回來,風格不錯。 因此感覺到在短距離、高分速的比賽中,鴿舍的位置、鴿群的主流對賽績是有影響的,但愿隨著賽程的增加,這種現(xiàn)象能夠緩解吧。
|